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秦輝:十字路口的中國二元土地制度(上)

http://www.CRNTT.com   2011-02-24 09:36:00  


 
  那麼中國發生的這些朝代更迭是什麼?在我看來,中國這些危機基本上就是一種政治危機,講的簡單一點就是官逼民反。反映的是中央集權專制與民間的矛盾。矛盾一旦爆發,人們往往看到的是民間的精英和平民聯手起來反抗官府。其實看看水滸就會知道。水滸描寫的是農民反抗地主嗎?不是的,水滸描寫的是地主帶領農民,就是莊主帶領一幫莊客,什麼叫做莊客?其實就是佃戶,就是莊主帶領佃戶來造反。這樣的社會危機說和中國的傳統制度是有關系的。當然,傳統社會出現的這種危機有一些是非社會原因的,比如說天災、外敵入侵,這些東西基本上對於中國社會是外生性的,但是老實說,外生性不能解決一切,比如我們現在很多人說中國傳統很美好,於是就想用純粹外生性的理由來解釋,我覺得這個肯定是有問題的。比如有人說,明清之際發生大動亂,是因為當時氣候異常,全球氣候屬於小冰河時期,出現了連年的災害,所以饑民就暴動了。這個說法不是一點道理沒有,那個時代的確是氣候異常,可是就算氣候異常,全世界出現張獻忠屠蜀那種狀態的也就只有中國。當時的西方也發生了危機,但是那個危機絕對不能跟中國相提並論。要說小冰河時期,那也不會只是中國有,而且中國從陳勝吳廣到太平天國每一兩百年就發生一次小冰河,這也說不過去。所以完全用外生性原因來解釋的確也是有問題的。

  我們最近的這一次變革(從傳統的觀念講就是最近的這一次改朝換代,用新的話語講就是中國革命),我的感覺是,其實它和傳統的社會爆炸沒有太大區別,基本也是由於專制政府和民間社會的衝突導致的,也是一場官民之間的社會大爆炸。那麼它和傳統時代的真正區別在於它的周期比較短,因為民國只有二十幾年,從辛亥革命算起也只有三十幾年,和一般的王朝周期相比要短得多。

  短得多的原因我覺得應該是和抗戰有關。雖然中共抗戰以前搞過所謂的“土地革命”,但是大家知道土地革命實際上是失敗了,失敗的原因當然很多,如果按照我們現在教科書上的說法,是因為出了幾個壞人,什麼王明、博古、李德,說他們不會打仗,所以這個革命就失敗了。大家現在誰都知道不是這麼回事,在我看來失敗的原因是當時沒有革命的基礎,而到了抗戰以後卻有了,講的簡會的矛盾在抗戰以後發生了很多變化。講的最簡單的一點就是,抗戰以前南京國民政府的財政來源不是靠從農村徵收的,其財政來源百分之六十七是來自於東南沿海通商口岸城市的官鹽統商稅,剩下來的都是公債,公債大部分又是在東南沿海這些城市發行的。當時從農村徵收的田賦和田賦附加,在抗戰以前都不列入中央財政,都是地方財政的收入。但是到了抗戰就不一樣了,首當其衝的問題就是財政來源,之前的主要財政來源都沒有了;第二,由於戰爭和腐敗等原因,國民黨的財政需求又比原來要大得多——一方面是要打仗,另外一方面是國民黨的政權運作成本也很高,腐敗什麼的,前方吃緊,後方緊吃。這種情況下,財政當然都得向農民伸手,向農民伸手就得加強基層政權建設。其實,本來在抗戰之前,國民政府在農村的管理還是比較粗綫條,抗戰以後就強化保甲制度,搞了很多基層政權建設,當時基層政權唯一的功能基本就是“要糧要錢要命”。搞這樣的事,一般的紳士也不願幹,所以當保甲長有好多是素質不良人士。國民黨在抗戰的時候為了強化徵收,大量的用了很多勇敢分子,就是那些敢扒房子、牽牛、抓壯丁等事情的人,最終當然是鬧得天怒人怨。即使沒有共產黨的煽動,抗戰期間在國統區裡,民間社會自發的抗糧抗捐、反對抓壯丁這種民變已經比抗戰前要頻繁得多了,因此,國民黨得罪農民在經濟上當然是跟橫征暴斂有關,在政治上就是跟政權腐敗有關。

  這些在土改的時候就體現出來了。土改的時候第一個階段就是讓農民訴苦。這裡插一句,土改檔案裡反映的農民訴苦材料,不管是在地權分配比較分散的地區,還是在地權分配比較集中的地區,都有一個特點,基本上農民的訴苦,大部分都是講國民黨怎麼橫征暴斂,怎麼”刮民黨”,保甲長怎麼欺男霸女,怎麼貪污公款,還有一項就是所謂的負擔不公,把富人應該負擔的轉加到窮人身上等等。幾乎很少有老百姓責怪地主收地租收得太多,這種抱怨在農民訴苦的案卷中很少有,這也是當時土改工作對的材料中說農民需要引導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農民對國民黨的抱怨主要也就是這種抱怨,我們都知道當時說國民黨是“刮民黨”,說中央軍是“遭殃軍”,還有一種說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