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俄原油管道談判親歷

http://www.CRNTT.com   2011-04-29 13:38:16  


 
  跨國管線互利互惠

  《望東方周刊》:為中國提供能源,會給這些國家帶來什麼?

  陳慶勛:中國為世界提供了一個終端巨大的市場,有需求。同時,許多國家也需要中國這麼大的一個經濟體來支撐發展。比如中亞的幾條油氣管線,意義非常深遠。

  原來中亞各國油氣出口都必須要通過第三國管網才能出去,目標市場都是歐洲。無論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中亞沒有一條直接通往歐洲的通道,必須把油氣賣給第三國,由第三國統一出口。哈薩克斯坦原油可采儲量達到56億噸,這個國家一年的原油產量可以達到1.2億噸。土庫曼斯坦主要產天然氣,烏茲別克斯坦油氣都有。土庫曼斯坦的天然氣年產1000億立方米,中國2010年全年天然氣總消耗量700億立方米,它一年的產量超過了中國一年的使用量。

  在輸送到中國之前,中亞的油氣資源有兩條線,一條通道從伊朗過境,最後還是要去歐洲。一年總共輸送400億到500億立方米。第三國利用上面說的便利,用很低的價格壟斷中亞能源,然後再出口,獲得了很大的利益。

  中國管線可以說是中亞各國尋求破除壟斷的一個出路,它們非常想尋求一個新市場。目前,從中亞每年輸送給我們300億立方米天然氣,最終將達到550億到600億立方米。目前,中國的國內天然氣供需情況約是每年700億立方米。所以說,這些管線對於我們和中亞國家來講是互利互惠的。

  《望東方周刊》:中俄管線呢?

  陳慶勛:2008年世界性的金融危機,促成了中俄管道工程付諸實施。因為之前油價一路上揚,已經接近140美元。俄羅斯因此對能源行業進行了比較大的擴展。金融危機到來後,國家油價下跌,外資撤資。這樣俄羅斯面臨的不僅是能源行業的發展問題,還有如何保證生產的問題。由於中國企業的進入,我們提供貸款給俄羅斯的能源企業,保證了這個國家能源行業的可持續。

  《望東方周刊》:中國與俄羅斯的能源合作前景如何?

  陳慶勛:中俄天然氣管線已經進入最後的價格談判。預計會有兩條管線,每年供給中國680億立方米天然氣,一條是從新疆過來,一路從薩哈林島過來。俄羅斯其實是世界上未來資源儲量最大的國家。

  去國外施工先做200項調查

  《望東方周刊》:中國石油企業的能力現在如何?

  陳慶勛:管道局的國際經歷最早是在70年代,在伊拉克出勞務,90年代初在突尼斯也承攬了工程。但是,管道局真正意義上進入海外是配合中石油集團公司的海外戰略,建設蘇丹原油管道。那是1998年,我們管道局第一次正式走出國門承擔保障任務,建設1500公里原油管道。

  中國石油海外戰略的起源地就是蘇丹。它是中國石油海外人才培養的搖籃,中國石油的海外人才大多是在蘇丹這個項目上培養起來的。第一個油田是“124”區,建成投產只用了兩年時間。

  “124”區對於蘇丹來講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這個國家雖然富有石油,但是原來沒有石油工業。開始是美國公司在那裡,但沒有幫助這個貧窮的國家發展石油工業。幾十年裡蘇丹就沒有打出大油田,只有很少量的油,就地建了小煉廠,一年也就產量十幾萬噸。它們撤出後為中國企業留出了一個狹小空間。中國石油不僅幫助蘇丹建立了石油工業,而且在海外樹立了中國石油的品牌。中國石油在蘇丹的油田並非只為中國供應,它進入了國際市場。

  中國石油在蘇丹的工作,真正改善了這個國家人民的生活。過去那裡的柏油馬路加起來也就幾公里,現在全國都開始修公路。中國石油在蘇丹還捐建了學校、醫院,那裡還有毛主席那一代留下的許多寶貴的遺產:為非洲人民建設的體育館、大廈、大橋。

  我們管道局為“124”區建設的這條管道,總共就用了一年的時間。當時西方人說,這條管道3年能建成就不錯。那地方全是沙漠,沒有路,物資運輸困難,沒什麼保障。

  應該說上世紀90年代末到2000年初,中國的管道建設能力還不太高,和世界先進水平相差10年左右。

  經過最近這些年的發展和國內外幾個大工程的建設,我們在能力、手段、技術管理等方面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現在和國際水平相當。在完成中亞管道後,最近幾年裡管道建設能力已經進入世界領先行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