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趙鼎新:圍脖已經改變了中國

http://www.CRNTT.com   2011-11-18 14:16:29  


 
微博並非必然是“良藥”

  時代周報:最近這幾年,很多事件通過網絡與輿論的放大,特別是推特、“新浪微博”等工具,最後演化成全民關注的公共事件—譬如“郭美美”事件正是如此目前國內流行諸如“圍觀改變中國”等鼓勵公眾參與公共事件的呼籲與口號。在你看來,這種方式的公眾參與能否成為解決公共事件的良藥嗎?

  趙鼎新:公眾參與無可厚非,根本不能說哪種公眾參與好,哪種公眾參與壞,這是他們的自由。目前中國社會價值觀已經走向多元化,百姓對政府官員以及國內的媒體在某些方面的報道有著不信任感,因此,網絡、微博等充當了百姓揭露社會黑暗、伸張正義的渠道。

  但網絡也是一個一哄而起的地方,是謠言傳播的溫床。

  警察打人拍照上微博,可能會被解職。從這個意義上講,這兩年微博的確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中國。但是,如果網絡上公眾的廣泛參與可以被看做是民主的一種形式,那麼它只能算是一種“非程序的民主”。

  這種“非程序的民主”一旦和容忍性很差的文化結合,就會產生“多數暴政”。當前網上經常出現的惡意性的人肉搜索就是“多數暴政”的一種輕度體現。

  總體說來,網絡在公共事件中所起的作用並非“良藥”二字可以界定,但它肯定會促進政府的執政思考力。在目前情況下,它是起到很多正面作用的。但是,它並不能讓社會矛盾走向良性化。

  還有我想指出:與中國不同的是,網絡在當前美國絕不是政治信息傳遞的主要平台。

  時代周報:從網絡的影響看,目前有兩大趨勢,一是社會抗爭中民粹主義有抬頭的傾向,一是知識分子似乎也分化得厲害?

  趙鼎新:中國目前的狀況不能簡單地被稱之為“民粹主義過濃”。老百姓有表達情緒和追求利益的權利,對出現的群體性事件我們也不應該一味從負面的角度來考察。

  但另一方面,比如襲警事件,當事人在殺掉了五六個警察後卻被很多人視為“英雄”,包括很多媒體人、學者都在半公開場合表達了這種情緒,這就比較危險了。

  任何東西都有兩面性,以美國為例,這個國家最大的問題就是程序合法性在其政治生活的重要性過大,而績效合法性在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卻太低—因為美國左派勢力太弱,老百姓不會鬧。咱們中國三十年來經濟發展得好,不但是中央的領導正確,而且是咱們的老百姓會折騰,每個人想發財得厲害,而且和政府鬥得也厲害,搞得政府不得不小心做事。

  但是,一旦民粹主義發揚光大就麻煩了。好在現在崩掉的可能性不大。原因有兩點:第一,經濟發展勢頭好,一俊遮百醜。第二,知識分子分化得厲害。

  對於知識分子分化,我們也得一分為二地看。首先,知識分子墮落肯定會影響社會的風氣,畢竟他們被看做是社會的良心。但是但是,分化也有好處。知識分子一分化,老百姓就沒有大型的意識形態,老百姓也不相信知識分子,大規模的動亂就難以發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