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伊朗為什麼要跟美英死扛到底

http://www.CRNTT.com   2011-12-01 10:38:25  


 
  然而由於政治體制改革的滯後,這一改革重演了當年巴列維改革的弊病:權貴操控市場、官員化公為私,世俗化變成了腐敗化。人們對哈塔米改革普遍失望,有一種受愚弄被欺騙的感覺。改革初期民主化的缺乏使社會斷裂、鴻溝擴大,中下層上升的道路受阻,好處被權貴所得,而代價由下層承擔。於是,反美情緒開始抬頭,在2005年大選中,奉行激進主義的內賈德勝選就不足為奇了。

  而最近幾年,內賈德內政成績不佳,民生日漸凋敝,這讓溫和改革派的穆薩維勢力有所抬頭。即便如這次事件那樣,很多青年跑去衝擊英國大使館,但這也只是伊朗人的一個方面。在德黑蘭的大街上,經常可見托福、GRE等英文培訓班的大幅廣告牌。考托福已經成為伊朗年輕人時髦玩意,他們很多都夢想著能出國留學。而且,由於全球化的影響和因特網的迅速普及,伊朗年輕人現在也更容易接觸到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文化——熱衷喝可口可樂、穿耐克、看好萊塢和哈利波特。

  以上表明,“伊斯蘭革命”並非必然會導致與美國交惡,伊朗政客和民眾對美國的看法,很大程度上只是國內“治亂興衰”的投射而已。
 
伊朗反美是民主決定? 
 
  伊朗的“美式民主”確實在中東地區獨樹一幟

  也有人認為,不管內賈德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他始終是個民選總統,從各方面了解到伊朗的情況來看,這種反美英的行動也主要出自於民眾自發。既然如此,這種行為就應該得到理解,相反,美國等西方國家該為以往的伊朗政策做出反思,這種說法有道理嗎?

  作為共和國的伊朗,儘管宗教在政治生活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在選舉制度上確實建設得不錯,在中東和阿拉伯國家中較早地建立了普選制度,婦女有選舉權,不同黨派輪流坐莊,競選過程中可以分發傳單、可以張貼海報、可以舉行大型集會, 拉票過程進行得相當充分。在2009年內賈德和穆薩維之爭中,甚至史無前例地進行了公開“電視辯論”。可以說,頗有向其“死對頭”美國學習的意味。
 
  伊朗是有民主,但不自由

  然而,由於宗教意識形態在國家政治生活中起著主導作用,這種競選還不能說進行得非常充分,在很多重大問題例如對美國和對以色列的態度等方面,不同黨派的觀點是沒有質的區別的。而一旦有挑戰根本意識形態的想法出現,往往會被扼殺。在伊朗的政治生活中難有自由可言,例如,2009年的大選中,內賈德政府就逮捕了前總統哈塔米與反對派穆薩維的多名助手;2009年11月26日,伊朗首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希林.伊巴迪突遭伊朗政府強制沒收其諾貝爾和平獎,這是諾貝爾和平獎頒發以來從未有的事,顯示了伊朗政府打擊反對言論。

  有民主卻無自由,那這種看似“民主”的反美決定,最多只能說是“民粹”的決定而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