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解讀“太原理工103人出國不歸”

http://www.CRNTT.com   2011-12-28 10:15:07  


  
大多數人才、最好的人才仍然留在了國外 
 
  留學生的整體返國比例不斷降低

  97年以來,公派留學生的返國比例確實提高了,但加入數量龐大的自費留學生以後,整體返國比例反而下降了。

  如《中國統計年鑒》 的數據就顯示,92年中國留學生的淨回歸率達到了50.39%,而2006年該數字僅為25.09%。教育部的數據則顯示,1978到2007年中國共有121.2萬人出國留學,返國人數不到32萬,整體返國率僅為26.38%。而據《華僑華人研究報告(2011)》的統計,則顯示1978~2009年底,中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共162.07萬人,學成回國人數僅49.74萬人。返國率也不到3成。
 
  最頂尖的學生和學者,多數仍留在國外,尤其是美國

  與此同時,來自美國的數據則顯示,最近這些年在美國的來自中國的學生和學者占所有外國留學生的比例有了明顯的上升。96至97學年,中國學生占外國學生的比例為7.8%,中國學者占外國學者的比例為15.6%,而06至07年,這兩個數字分別提升到了11.6%和20.5%。

  未歸國的海外人才,不僅在量上面十分巨大,在質方面也十分出色。來自美國科學基金會(NSF)的統計表明。在過去25年中,中國學生是從美國大學獲得科學和工程博士學位數最多的外國學生。他們中很多人在獲得博士學位時明確表示有計劃留在美國。著名的海歸學者、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施一公曾介紹,單是在美國大學做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的華人生物學家有2500多位。 

  相比之下,“海歸”學者的水平則差強人意。知名的中國科學界觀察家曹聰博士指出,儘管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和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以及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等大多具有在海外求學和研究的經歷,但從國外院校獲得博士學位者不到一半。總體而言,他們不太容易在海外找到永久性職位,學術水平和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很難與仍然滯留海外的學者相提並論。有些學者“海歸”僅僅是為了中國的機會。

  而在國外擁有永久性職位的學者、即海外留學人員中最優秀的那部分、卻較少有回國效力者。這就是為什麼饒毅、施一公這種頂尖人才在前幾年返國,引起了海外華人學術界的震動。

  所以說,中國的留學生人才流失的現象仍然十分嚴重。
 
  “中國人才投入美國懷抱”的原因何在

  為什麼中國經過了這麼多年的改革開放,綜合國力大大加強,對海外學者許以重任之際,“人才回流”仍然不那麼容易呢?

  曹聰博士分析稱,中國仍然是一個以“關係”為基礎的社會。在海外攻讀博士學位一般要化5-10年時間,其間,學者與出國前所在的單位的關係會變得不那麼緊密,他們的導師可能已經退休。換言之,他們回國後、至少在啟動階段,往往面臨缺乏專業或社會網絡支撐的困難。對“海歸”而言,國外資歷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關係更重要。只有與政府官員和擁有資源分配能力的人有緊密關係才能夠成功調適,甚至取得巨大的收益。講政治仍然是科學家生存乃至晉升的重要因素。

  北大生命科學院院長饒毅競選中科院院士第一輪就被淘汰的例子,再也恰當不過地詮釋了這一現象。

  此外,由於處於國際科學研究的前沿的中國本土科學家人數仍然較少,“海歸”學者有可能找不到同行分享信息、討論研究、尋求幫助。同時,國內的學術評價注重短、平、快,不允許失敗,不注重前瞻性思考,對於海歸學者來說,難以適應。另外,學術腐敗、政治氣候、同行排斥也都是海外人才考慮歸國時的遲疑因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