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薛理泰:伊核問題上的戰略博弈

http://www.CRNTT.com   2012-01-26 10:34:24  


 
  想當初,朝鮮孜孜矻矻,鍥而不舍地研製核武器,承受來自美、日、韓的壓力不可謂不大。時至今日,十餘年過去了,朝鮮而中程導彈,而核彈,一一就手。這在小國研製核武器的事例中是一個異數。

  之所以如此,這同朝鮮在東北亞所處的戰略地位有關。朝鮮依仗中、俄兩國的支撐,處於“城狐社鼠”的地位,並且利用東北亞列強之間爾虞我詐的矛盾,巧妙地周旋其間。然而,這同平壤獨特的應對策略也不無關係。

  平壤遵循“進兩步、退一步”的談判策略,在與美、日、韓周旋時,硬姿態到位,軟功夫到家。結果,十餘年光陰蹉跎過去了,對於平壤出爾反爾的應對手段,國際社會始終無可奈何。

  反顧伊朗,科技、財力及綜合國力與朝鮮相比,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的。可是,德黑蘭在研製核武器的過程中,卻一路趔趄走來,梗阻尤多。瞻望前景,橫亘在前邊的是懸崖峭壁,深不可測,尤其艱險。

  檢視德黑蘭在應對外部強大的壓力時的心路歷程,似乎是“一根筋”的思考方式。乍一看,硬姿態確是到位了,軟功夫不但沒有到家,簡直就是沒有。

  伊斯蘭宗教勢力在伊朗國內盛極一時,政府權威不足,連民選總統的執政權力都要受到最高宗教領袖的質疑和掣肘;伊朗武裝力量則是二元結構,軍隊和革命衛隊各行其是,互相牽制。上述情況僅犖犖大端,伊朗國內情況之複雜不止於此。

  據此觀之,德黑蘭在應對危機時,缺乏前瞻性和靈活性,只能順著慣性,沿著既定道路滑下去。看來,伊核問題的最終結局恐怕不樂觀。

  (來源:新加坡聯合早報2012-01-26)

新聞鏈接:向伊朗發出強烈信號 美航母駛入海灣

  新華報業網-新華日報2012-01-25 08:30:21   

  當地時間22日,在美國伊朗因為“研發核武疑雲”和“伊朗威脅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問題關係緊張之際,美國“林肯號”核動力航母戰鬥群高調通過霍爾木茲海峽,進入波斯灣。一艘英國軍艦與一艘法國軍艦也加入了林肯號航母的編隊。觀察人士認為,此舉為三國集體向伊朗“示威”。

  霍爾木茲海峽是全球石油運輸戰略要道。美國第五艦隊女發言人萊巴里奇表示,林肯號航母通過霍爾木茲海峽,是“定期、例行的”,“按照原有計劃進行,沒有發生意外事件。”五角大樓發言人稱,林肯號當天的行動旨在參加一次海上安全演習。林肯號航母搭載了約80架戰機,其護航編隊還包括一艘導彈巡洋艦和兩艘驅逐艦。

  這是去年12月底以來第一艘美國航母進入波斯灣。美軍稱這是例行輪換,代替斯坦尼斯號核動力航母。

  去年12月底,斯坦尼斯號通過霍爾木茲海峽駛離波斯灣。伊朗本月3日警告斯坦尼斯號勿再返回波斯灣。目前,海灣及其附近海域有兩支美國航母戰鬥群。

  和林肯號一起穿越霍爾木茲海峽的還有一艘英國軍艦和一艘法國軍艦,使得這支艦隊成為三國“聯合艦隊”。英國國防部發言人22日說,英國皇家海軍護衛艦“阿蓋爾”號與一艘法國軍艦加入美國航母編隊,通過霍爾木茲海峽。

  “穿越霍爾木茲海峽是基於國際法的權利,(英法軍艦加入美航母戰鬥群)是為了強調對這一權利的堅決維護。”發言人說。這名發言人還說,英國將在海灣保持“持續的存在”。法國軍方發言人當天則稱,“這是給伊朗的一個信號,如果他們想那樣做的話(封鎖海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