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何以為故宮大盜喊冤?

http://www.CRNTT.com   2012-03-22 14:17:28  


 
“故宮大盜”被判13年 對瀆職者更當問責 

  黃河新聞網 2012-03-19 20:42:11 徐志嬌 
 
   故宮盜竊案宣判,讓公眾又憶起故宮的“多重門”。對於瀆職者進行問責,向公眾敞開監督的大門,故宮才能真正開放給每一位公眾,那一扇一扇的醜聞之門才會永遠關閉。

   備受關注的“5.8”故宮展品被盜案於3月19日宣判,“故宮大盜”石柏魁被判有期徒刑13年,罰款1.3萬元。隨著法官的落槌,“故宮大盜”石柏魁終於迎來了法律的制裁,而故宮也再次被推向輿論的中心。

  故宮,又名紫禁城,這座雄偉恢弘的皇家宮殿,是中國歷史的輝煌,也是中國文明進程的縮影;這片孕育著春深舊事的土壤,是那樣古老、安詳。那夕陽餘輝中的紫禁城角樓,和護城河畔隨風拂動的垂柳,曾撩動多少游人的心弦。

  而如今這裡的安靜,被吱吱呀呀的“幾重門”打破。從5月熱鬧一時的失竊門、錯字門、會所門,到8月塵囂再起的哥窑門、瞞報門、私拍門、封口門……故宮,在公眾懷疑的目光中,一步步陷入前所未有的輿論漩渦。人們不禁疑問:曾經備受國人敬仰和保護的故宮博物院,究竟還有幾重門?

   面對空前信任危機,故宮或保持沉默,或閃爍其詞。所謂態度決定一切。不斷留下隱瞞真相的惡劣印象後,公眾逐步失去了對故宮管理者的信任和耐心。憤怒和懷疑的浪潮將其逼至百口莫辯的牆角。

  媒體報道稱,“故宮大盜”石柏魁庭審時談及行竊理由,堅稱自己是順手牽羊,躲雨時才想到拿幾件。如果案情真的如石柏魁所言,那麼故宮展品被盜案就暴露了故宮責任的缺失。以故宮的安保條件、級別,一個普通竊賊能輕易得手,很顯然漏洞在人而不在設備。

   故宮盜竊案宣判後,故宮博物院有關部門表示,要加強安保措施,強化安全防範意識;加強對盜竊、盜搶文物行為的打擊力度,增強全民文物保護意識。本次兩會上,新上任的單霽翔院長提交了18份提案,其中6項與故宮文化遺產保護相關。

   在輿論不斷追問、質疑聲中,故宮方面一再聲言“整改”,但是每次宣布“整改”之後,旋即出現新問題。這不能不使公眾懷疑故宮管理部門自身的整改能力,擔憂這處中國最重要的文化遺產“所托非人”。

   作為一家事業單位,故宮具有這一舊有體制的所有弊端,如“官本位”,效率低下,封閉運行,財務混亂。而以行政化為主導構建的管理體制,本就與公眾之間竪立著一座天然的高牆,除了有關部門,沒有人清晰地知道那裡的管理系統如何運行,而故宮也缺乏主動與公眾溝通的動力。於是,在信息嚴重不對稱的背景下:故宮在暗箱之中進行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善後,公眾在不知情的狀態下進行著最壞結果的猜測。

   導演陳凱歌說,“從溥儀被趕出宮後,故宮就不屬於任何個人了。它屬於人民。”故宮新掌門單霽翔也向公眾喊話:故宮是大家的故宮。筆者認為,對於瀆職者進行問責,向公眾敞開監督的大門,故宮才能真正開放給每一位公眾,如此,那一扇一扇的醜聞之門才會永遠的關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