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如何從非均衡增長轉向均衡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12-04-01 08:08:58  


下一步改革的關鍵是要從非均衡增長轉向均衡發展
  中評社北京4月1日訊/近來,圍繞下一輪改革有不少議論。上海證券報發表首席編輯亞夫文章表示,為什麼要進行新一輪改革,繞不過對以往34年改革開放的反思。只有這樣,才會有所感悟。概而言之,30多年來,中國經濟走的是一條非均衡發展道路。這條路一步步走來,促使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但現在情況變了,非均衡發展的條件與基礎已經改變,再要延續這種方式不僅難以化解過去的矛盾,還會加劇固有矛盾、增添新的問題。因此,下一步改革的關鍵,是要從非均衡增長轉向均衡發展。只有這樣,才能走出困局。

  當然,也要歷史地看待前30年選擇非均衡增長模式。在改革開放之初,之所以“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實行“先行先試”的“特區”政策,以及“優先發展”的行業政策,與當時“國民經濟瀕臨崩潰”的特殊處境有關,也與缺乏資金、技術、人才的歷史局限有關。在當時條件下,只有這麼做才能從困境中突圍出來。

  由此推動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原因,不只是因為打破了舊框框,釋放了制度紅利和政策紅利,更本質的是,將民眾追求個人財富的權利與自由還給了民眾。這一點,無論從當時的農村“包產到戶”,還是從城里的國有企業與集體企業改制轉型看,都體現了一種“還權於民”的精神,由此激發了億萬民眾追求財富的積極性,推動了經濟增長。這是關鍵。

  文章指出,但在“還權於民”的過程中,在釋放制度紅利和政策紅利的過程中,由於社會、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建設相對滯後,造成了對大量存量資產和增量財富的分配扭曲,造成了在部分領域對自然資源的無序掠奪,造成了社會評價體系和價值標準的紊亂,造成了與“公平、公開、公正”為基礎的社會公共意識以及綠色環保的現代公民意識相背離的靡費文化流行。這又是問題的脈絡。

  從這個角度出發做分析,對現在的很多矛盾與問題就可以找到其緣由了。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