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
關於立足戰略層面解決收入懸殊的幾點建議 | |
http://www.CRNTT.com 2012-07-03 07:50:08 |
(四)行業收入差距 根據2009年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中國證券業的工資水平比全國職工平均工資高6倍左右,收入最高和最低行業差距達11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資研究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行業收入差距為16倍。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金融保險業的職工收入是建築業、餐飲業、編制業的20—40倍,甚至還要多。少數金融機構高管年薪是社會平均工資上百倍,極個別的高出上千倍。而同一時間,日本、英國、法國的行業收入差為1.6—2倍左右,德國、美國、韓國在2.3—3倍之間,中國行業間的收入差是世界平均值的43倍。 以上四大差距的過於嚴重不僅導致了社會秩序失範,群體事件不斷發生,影響了社會和諧;而且也影響了廣大群眾的積極性和內需的調動,幹擾和抑制了經濟的正常發展。 二、造成貧富差距懸殊的原因 (一)投資走向缺乏調控 我們讓少數地區少數人先富起來的發展戰略,真正提高了效率,促進了沿海地區和大城市的發展。然而,經濟發展的馬太效應,導致了資金投入不斷向富裕地區聚集。正如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謬爾達爾所指出,不均衡發展到了一定階段,一定要向均衡發展轉變,這個均衡發展,僅靠市場的力量是無法實現的,必須要靠政府的力量進行牽引和導航。但是,我們的投資中,無論外資、民資、國有資本、銀行貸款以及各種專項財政投入,一直是按照效益最大化、效率優先的辦法運行的,這就必然造成農村欠發達地區長期缺少投資的進入,而導致發展明顯滯後,差距不斷拉大。例如中部地區的山西2000年固定資產投入不到廣東的1/5,2005年不到廣東的1/4。又如人口超過800萬的河南駐馬店地區,其固定資產投入遠遠比不了僅有68萬人的江蘇省昆山縣,2007年昆山固定資產投入為321.02億元,而人口超昆山12倍的駐馬店僅有298.7億元。美國歷史經濟學家Daivisland稱,“有錢才能賺錢”。據研究,中國財富的85%是由資本創造的。在很多農業地區,由於投入過少,資本嚴重缺乏,自然就無錢可賺。因此,投資一味向富裕地區和城市集中,而又缺乏有力的政府幹預和政策引導,才是差距拉大的根本原因。 (二)真正的城市化推進不力 中國是一個農業人口占絕大比重的國家,長期的“剪刀差”,使農村為工業化和城市發展貢獻了數以萬億計的資金,而同時也消弱了農村實力。因此,要解決中國的現代化,就必須把三農作為重中之重,把農村作為投資和基本建設的重點。尤其需要從人多地少的實際出發,下大力氣分流農民和減少農民,推進農民的市民化。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對三農的支持還是“雷聲大、雨點小”,特別是分流農民和推進農民市民化的工作嚴重受阻。從2010年教育改革透露的數據看,迄今義務教育階段農民的子女仍占80%,說明了16歲以下的中國人口中,有80%是農民。由此可見,我們的50%城市化率,並非名副其實,城市化的推進很是不力。當今中國每年為國外的市場生產兩雙鞋子、三套半服裝的產業局面及無數高樓大廈廉價的在各地崛起,完全是靠了農民的勞動紅利,而農民在城市里有的都生活30多年了,還得住在城鄉結合部,醫療、教育、退休、養老仍沒有保障。由此引出近2000萬隨遷兒童教育艱難和5800萬留守兒童常年見不到父母,還有數以千萬計的農村老人,老來無人贍養,春節時更是交通極度擁擠、一票難求。這樣造成的收入差距擴大和幾億人口的生活難題決不可低估。 (三)土地和資產的流轉不公平 土地流轉不公平也是造成收入差距擴大的重要原因。中國農民沒有土地買賣權。但是極為少數村內村外的有權人,和可以把土地買到手再行賣出的有錢人,以及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中能夠以國家項目名義廉價徵地的主管人,他們將土地以極低價格從農民那里拿到後,可以無限制的進行囤積和升值,由此導致很多人“空手套白狼”,一夜間成為大富翁。據我所知,有人1997年下海投入30萬元,靠土地和房產發財,10年後資產超過了60億元,還有人在廣東,1997年下海投入500萬元,10年後資產達到100億元以上。2005年有價出讓土地16.3萬公頃,其中招拍掛的1/3,非招拍掛的10.1萬公頃土地,國家少收5400億元,這都成了開發商的暴利和某些官員的灰色收入。 而眾多失地的農民則變成了無土地、無職業、無收入的三無人員,嚴重造成了社會的不公平和兩極分化的形成。 除土地流轉不公外,國有資產流轉不公也是貧富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如某電子研究所,是經過幾代人經營的老所,由於幾個管理人想把它吞掉,便出現了驟然間的經營不善,結果聯合上級主管部門以極低價格被7個人攫為己有。第三年,該研究所的評估價就上升到7億元。他們以防止吃大鍋飯為由,把廣大研究人員拒之門外,變成了私企雇員。如此情況隨處可見。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