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
治理城市堵車 只有收擁堵費一招 | |
http://www.CRNTT.com 2012-07-06 10:22:36 |
三、收擁堵費是給擁堵定價,價格可以調節道路的供需矛盾 城市稀缺的道路資源是私用品,要麼收擁堵費通過定價分配,要麼就是忍受交通擁堵 中國城市的交通幹道都是政府出資修建的,而政府的錢全是來自於納稅人,沒有問題。但是,政府修建的道路就應該免費提供給大家使用嗎?尤其是在非常擁堵的城市道路上,開車者真有理由免費使用嗎?事實上,一旦道路出現擁擠,從道路上通過就成了一種商品,擁堵費就是給擁堵的定價。 誰使用誰出錢,價格可以甄別出不同人對於不同道路的不同需求,可以從時間和空間上重新配置道路的使用,這樣就能有效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把道路給那些最有需求的人使用。人們通過收費多寡和自己所處的狀況,可以更好安排好自己的出行方式,在價格杆杠作用下,達到城市道路使用的工序平衡。正如哈佛大學經濟學家愛德華.格萊澤所言,像城市道路這樣的稀缺資源,可以通過定價的方法進行配給,或者通過排隊來解決。說白了,前者就是收取交通擁堵費,後者則是忍受堵車的痛苦。 不收擁堵費是吃大鍋飯的計劃經濟,用所有人的錢補貼開車一族,對窮人不公 公路在不擁擠的時候,一輛車的使用不會排斥另一輛車的使用,可以算是公共品,可是在堵車的情況下,一輛車的使用就會排除另一輛車的使用,是競爭性的非公共品。既然是競爭性的商品,自然應該誰使用誰買單,也就是給擁堵定價,收取擁堵費。開車在城市道路上出行其實就是一種商品,不能因為是國有企業或者政府提供的商品就不收錢。 事實上,收取的擁堵費完全可以被用於公共交通和道路的改善,也就是說,不收擁堵費的情況下,是用全體納稅人的錢來修路搞交通。也就是,全體納稅人補貼著有車一族的人,中國有車族不是多數,所以這是對廣大百姓的一種不公。所以,收擁堵費就是消減這種不公,讓使用的人才付費。 四、收擁堵費技術上沒有障礙 新加坡從1975年就開始收交通擁堵費,實施後車輛通行速度提高了20% 新加坡是世界上收取擁堵費最早的城市,1975年新加坡開始在市中心6平方公里的控制區域徵收交通擁堵費。1998年開始,新加坡開始實行了電子收費。安裝在汽車前端的短波無線電發射器可與道路閘口的電子收費系統進行信息交換,然後從車主的信用卡里直接扣款。電子道路收費系統(ERP,Electronic Road Pricing),該系統對高峰時段中心城區和進出城區的公路幹線和高速公路上的車輛進行監測,公路交通管理局(The Land Transport Authority)根據不同的時間和地點收取從0.25到4新加坡元不等的費用。每輛車必須在擋風玻璃上安裝一個帶現金卡的車載單元,當車輛進入市區時,路段上的掃描裝置會自動讀取,並根據實際情況,從車主的現金賬戶中扣除相應的費用。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