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我如何開始書寫美國

http://www.CRNTT.com   2012-08-19 07:54:11  


 
  很多中國讀者認為,美國人歷來都對中國固有負面成見。實際上,在中國的“文革”時期,也正是美國青年學潮四起的反叛期,毛澤東語錄在美國的學院氛圍十分盛行。之後,十分天真的學院“左派”在許多大學文科占優勢,一度“左翼”教授們把學生都教得十分仰慕“文革”中的中國,認為中國通過“文革”終於找到了通向真正公平和平等的社會道路。我的一個好朋友,就是懷著美國教授們引領的仰慕,才來到“文革”剛剛結束後的中國,領受被誤導的後果。這也是“文革”中只作“報喜”宣傳的效應。

  中國從1949年以後,更有選擇性“交流”。我最近整理父輩留下的書籍,發現其實在上世紀50年代,中國出版翻譯了大量美國著作,厚厚的大部頭,都是美國“左翼”對美國制度的痛斥,抑或對紅色制度的理想化頌揚。美國的出版自由保障了對本國制度和本國政府的任何批評,不論多麼偏激都可以。但是,當它們進入一個偏執交流的他國環境,不僅沒有增進了解,還會導出更深誤會。這是明白人說的:“美國左派害不了美國,卻很可能把中國給害了”的原因。

  偏執交流,不論偏向哪端,都非正途:在介紹美國時,也切忌走向簡化的頌揚。偏頗的介紹不利交流,反而可能引出幻想,容易在幻境破滅後走向另一個極端,難以冷靜客觀地剖析對方國家發展中的各類複雜因素。這絕非交流之道。所以,介紹同一個理念和制度,在不同時間、條件、地點下遭遇的不同困境,強調美國制度在歷史發展和現實運作中的複雜性,是現在正努力去做的事情。

  每一個讀者都深陷自己的文化之中,絕非簡單閱讀就能立即改變思維習慣。曾經有個長輩讀者,看了《歷史深處的憂慮》對我談體會:終於明白,原來美國的新聞媒體是私營的、是五花八門、觀點立場各異的。可是不多久,她又指著《參考消息》的一條新聞對我說,“你看,連美國人的報紙都這麼說。”這時,她又因為根深蒂固的本土文化習慣,自動把自己的思維方式切換回來,認定:美國報紙的意見就是官方意見。所以,消除文化陌生是艱難而漫長的過程。

  近距離看美國的系列寫作、出版,適逢中國逐漸轉而開始新一輪經濟改革,以一個飛速成長大國的特殊姿態,大步走向世界,中美再次走近,卻仍然陌生。一開始,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可能在中國產生激烈反應,更不要說一些偶發衝突,必然引發民族主義情緒反彈。中國對美國的理解經常處於大起大落中。大起和大落都是偏頗的。對我們這代人,民族主義一點不奇怪,因為我們成長在一個極端反帝反美的年代,非常理解民族主義的來源。這也讓我返身去看美國,它始終處在一個各種來源的反對中,你卻很難令美國人產生同類的“民族主義情緒”。兩百多年堅持下來的憲政文化,鑄成一個有恒長一定之規的國家,也使得看上去散散亂亂,一盤散沙的國民,其實內心自有他們的定力。

  這樣的背景自然更提醒了交流的意義。而介紹憲政和司法,介紹一個形而中的具體制度,是既有理念又極具操作性的一個落點,今天,仍是中國最需要深入細致去了解的美國文化。萬分慶幸的是,不經意間,新一代具備常識、也具備極佳專業訓練的新學人,勤奮睿智,早已在默默耕耘,他們遠遠地、遠遠地,走在了前頭。

  作者簡介:林達,是一對美籍華人作家夫婦合用的筆名。另有“丁林”、“Dinglin2”等筆(網)名。夫為丁鴻富,妻為李曉琳。他們皆於1952年出生在上海,1978年進入大學。曾在黑龍江省插隊。1991年移居美國。

  林達的書,在中國大陸風靡一時,被譽為是介紹美國最好的作者之一,是中國的托克維爾。同時,林達在《南方都市報》、《新京報》、《南方周末》等報刊開設專欄,不僅有時事評論,還有散文和特稿。林達的文字樸實自然,富有洞見,寫作領域涉及憲政、法治、歷史、國際關係,是少有的全能型作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