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謝長廷兩岸論述的亮點與盲點

http://www.CRNTT.com   2012-11-05 00:14:10  


 
  謝長廷提出要用“憲法共識”取代“九二共識”,認為“九二共識”是事後虛構的,也不是兩岸唯一的敲門磚,他在北京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告訴大陸領導人沒有“九二共識”這四個字。但當年沒有“九二共識”這四個字並不意味著兩岸當時沒有就“一個中國原則”達成過共識,也不影響事後將這個過程總結為“九二共識”。馬英九在接受太陽報記者採訪時談到“九二共識”時表示,雙方對於“一個中國”的原則都可以接受,但對於“一個中國”的含意,大家有不同的看法。大陸也認為“九二共識”體現了一個中國原則,而對於雙方的分歧,則希望擱置爭議。因此,不能因為雙方就某些問題存在分歧,就否定原則性共識的存在。謝長廷提出的“憲法共識”,同樣是希望在“求同存異”的基礎上尋求“重疊共識”,基本思維邏輯與“九二共識”是類似的。謝長廷希望在台灣內部用“憲法共識”取代“九二共識”,在“國際”上以“憲法各表”取代“一中各表”,說到底還是想模糊和迴避“兩岸是否同屬一個國家”的核心問題。他認為,一旦台灣堅持兩岸“憲法各表”,各擁主權,要如何面對“中華民國”,將成為“中國當局必須嚴肅思考的問題”。事實上,無論大陸如何嚴肅面對或思考“中華民國”或“中華民國憲法”,都絕無可能接受“兩國”的政治定位。

  政治影響:左右逢源還是左支右絀

  謝長廷自稱其兩岸政策論述是“長年以來深思熟慮的累積”,政治人物應該“勇於開拓新局,才能掙脫當前的窘境”。相較於民進黨內長期以來存在的“逢中必反”的氛圍,相較於多數民進黨對大陸的不瞭解,謝長廷能夠長年關注和思考兩岸關係,提出自己的論述,是難能可貴的。當然,任何一種政策論述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尤其是兩岸關係錯綜複雜,要想提出各方都會滿意的論述有相當之難度,一旦無法左右逢源就會左支右絀,裡外不是人。對於謝長廷來說,能否讓各方都滿意恐怕不易,如果能夠爭取理解,加強溝通,更深入瞭解各方看法,對於完善兩岸關係論述,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定會助益匪淺。

  謝長廷的兩岸政策論述是否能夠在民進黨內形成共識和主流,是最為關鍵的因素。而黨內能否接受他的主張,可能不僅僅取決於其政策論述本身是否符合兩岸關係發展規律,是否有利於民進黨的發展,而且還取決於民進黨內權力機構的發展變化。民進黨目前的主流主張還是“台灣前途決議文”,認為“台灣是一主權獨立國家,其主權領域僅及於台澎金馬與其附屬島嶼,以及符合國際法規定之領海與鄰接水域”。謝長廷能否在“憲法共識”、“憲法各表”與“台灣前途決議文”,其他人的“台灣共識”、“九六共識”等之間找到連接,尋求平衡,考驗著他的論述能力和民進黨的接受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