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十八大與中國現代政治的誕生

http://www.CRNTT.com   2012-11-06 09:20:53  


 
  再次,隨著政治強人的過去,接班人產生的方式也發生了質的變化。在強人政治時代,接班人是非常傳統的“指定方式”。毛澤東實行的是帝王般的“指定方式”。一旦他指定了一位接班人,沒有其他領導人可以加以質疑。鄧小平時代有些變化,儘管也是指定方式,但有了些“協商”的意味。在“選拔”其接班人的時候,他必須參考其他領導人的意見,照顧到他們的利益。但鄧小平之後,沒有人可以指定接班人了。江澤民本人由鄧小平指定,但他自己並沒能指定其接班人。胡錦濤的情況也一樣。在這個意義上,十八大產生的一代領導人是第一代用非“指定”的方式產生的領導人,也就是用政治方式產生的第一代領導人。

  第二個結構性變化就是黨內政治競爭開始。從個人專制到多人政治必然導致政治競爭的產生和發展。黨內政治競爭實際上在鄧小平之後就開始了。不過,從90年代到現在,儘管時間並不長,黨內競爭已經有了相當大的變化。在90年代,沒有人可以敢於想象競爭黨內的最高權力,也就是說,所有政治人物都接受(無論是自覺還是非自覺)政治強人已經指定好的接班人。但是,現在就開始有人也敢於做這樣的想象了。這也正常,因為接班人既然已經不是用指定方式產生,那麼其產生接班人的方式是否合理就變得重要起來。黨內一些不接受這種產生方式的人就會以不同的方式來挑戰。再者,由黨內多元利益而導致的內部多元主義已經開始促成黨內利益從“互相容納”轉型到“互相競爭”。“互相容納”意味著大家都接受對方的利益,和平共處,但“互相競爭”則意味著大家都想獲取更大的利益,體現出強烈的自私性。

  政治結構的這兩大變化促成中共向現代政治轉型。這就是中國的內部多元主義政治,也就是共產黨一黨主導下的有限競爭性政治。

  這裡要強調的是內部多元主義而非外部多元主義。外部多元主義體現為多黨政治。一旦一個政黨不能容納一種利益,此種利益就可以組織自己的政黨。在西方民主國家,也就是多黨制國家,外部多元主義主要依靠一個已經成長起來的強大的中產階級來維持政治穩定。不管哪一個政黨掌握政權,都要照顧到中產階級的利益。誰忽視中產的利益,誰就要失去政權。但在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達程度還沒有導致強大的中產階級的出現,往往體現為社會的高度分化。在這樣的情況下,外部多元主義經常導致政治力量之間的衝突。各派政治力量競爭各種資源,資源如果過於奇缺,競爭過於激烈,各派間無法達成妥協,那麼政治競爭甚至會演變成為內戰。在非洲、拉丁美洲和亞洲都有這樣的案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