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羅天昊:深圳未來在大陸不在香港

http://www.CRNTT.com   2012-11-30 10:24:48  


 
  當下,深圳是中國大陸效率最高的城市。以不到2000平房公里的土地,創造了排名第四的GDP,而其中,特區內的產值,又占總產值的80%。但是,其土地面積,卻只有深圳市總面積的20%。

  深圳特區的效率,確實幾乎到了極致。以製造業起家的深圳,其“關內”土地升值迅速,幾乎已無發展空間,眾多巨頭,紛紛外遷,如華為在阪田就有巨大的製造基地。由此,發展關外,實現深圳市區內部的多層次產業戰略,成為必然。

  目前,深圳的高新產業,服務業,核心製造業均集中在關內,而大眾製造業,一些低端產業,集中在關外。形成了比較合理的空間產業結構布局。

  而擴區之後,深圳的產業機構,其實變化不大,特區的高效,有其邊際。一旦土地面積擴大到當下的五倍,深圳特區此前的單位產出能否保持不變,這是一個很大的疑問。事實上,擴區之後,特區的優勢將被稀釋,雖然能夠給深圳未來帶來發展空間,但是,這種發展,是一種平行移動。

  作為一個外向度非常大的城市,深圳的生產能力遠遠大於其消費能力。而深圳的擴區,雖然可以解決其生產能力的局限,但是,消費市場的擴大,卻並非深圳本身可以解決,而需要全國大棋局。

前海恐難加冕“東方曼哈頓”

  關於深圳的未來戰略,第二種流行的設想,即是融入香港。

  自九十年代後期以來,深港一體化即成為熱點問題。但是可惜的是,深港一體化,更多的是深圳的願望,香港對此並不熱衷。流行在香港的“蝗蟲之歌”,某種程度上就表明香港對包括深圳人在內的大陸人的抵制。

  為達成深港一體化的目的,深圳在通關,稅收,交通領域,都作為了很大努力。港珠澳大橋即將建成,而深圳寄予期待最大的,則是前海新區。

  前海被寄望為成為“特區中的特區”,立志成為“東方曼哈頓”。

  在廣東的三個新區中,前海面積最小,承載的戰略使命最少,定位最為明確,正如深圳這座城市的風格,簡單,明快。

  不過,從國際上看,前海卻有足夠的戰略空間。倫敦金融城為5平方公里)、新加坡CBD為0.82平方公里、香港中環為1.25平方公里。在面積不足1平方公里的華爾街,集中了百家大銀行、保險公司、交易所及大公司總部。前海面積為15平方公里。這也是汪洋將前海打造為深圳轉型升級的標誌性區域的底氣。

  前海位於深圳西部、珠江口東岸,與香港、澳門毗鄰,具有突出的區位優勢,處於香港——深圳——廣州這一“脊梁”的中心位置上。而且,前海的硬件條件無可比擬,港口、機場鐵路、高速公路、城際軌道以及地鐵都很便利,成為深港合作的首選之地。亦是深圳未來戰略性的發展空間,是得天獨厚的“黃金寶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