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秦輝:經濟民主與經濟自由相克亦相生

http://www.CRNTT.com   2012-12-10 09:33:26  


清華大學教授 秦輝 (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12月10日訊/此間《中國企業家》日前登載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歷史系教授秦輝的文章“經濟民主與經濟自由相克亦相生”,內容如下: 

  近年來關於中西的比較研究再興高潮。與過去的“文化熱”多在價值觀上做文章不同,如今的比較多在制度上做文章。這種比較的兩個尺度,“經濟自由”與“經濟民主”,作為學理(而不是作為人性的一種樸素要求)都是從西方引進的,然而許多人卻從這些學理出發得出了如下的結論:有人認為改革前幾十年的舊體制擁有比西方更多的“經濟民主”,而西方則有自由過分之弊,因此應當用毛澤東的“經濟民主”糾正西方的經濟自由。有人則相反,認為鴉片戰爭前幾千年的老傳統擁有比西方更多的“經濟自由”,而西方則有民主過分之弊,因此應當用孔夫子的“經濟自由”糾正西方的經濟民主。這兩種看法雖然彼此對立,卻有兩點是共同的:一是認為我們的制度(改革前的或鴉片戰爭前的)比人家的強,並且可以矯人之失;二是認為經濟自由與經濟民主似乎彼此“相克”,二者在很大程度上互為矛盾。

  有些論者在行文上不這麼提,而是採取給“自由”、“民主”賦予特殊定義的辦法,如宣布“徹底的自由主義”將置“公意”於個人自由之上、將意味著限制個人產權等等。但這與通常理解的經濟自由主義,即從亞當.斯密到哈耶克所代表的那一傳統相去甚遠。本文不認為這種把自由主義過分廣義化的做法是妥當的,至少在經濟方面是如此。

  對此可以提出兩個問題:第一,從實證上看,所謂改革前舊體制中的“經濟民主”與鴉片戰爭前的“經濟自由”究竟能否成立,尤其是能否在論者設定的比較意義內成立?強調這“尤其”是很重要的,因為抽象地談論“自由”與否很少有意義,任何概念都是在特定的比較系統內成立的。如果說在“四人幫”看來,連劉少奇都是“走資本主義道路”的人,而在典型的自由主義者如米塞斯看來,甚至連哈耶克也有某種“社會主義”傾向的話(參見米塞斯《自由與繁榮的國度》),那麼與例如柬埔寨的波爾布特體制相比,我國改革前舊體制或許也可以算是“經濟民主”的,但是如果與發達國家相比呢?同樣,與我國古代法家的統制經濟傳統相比,與50年代後的計劃經濟相比,甚至與中世紀歐洲相比,談論我國古代儒家的“經濟自由”思想也是可以的。而與西方近現代市場經濟相比,強調儒家思想的“後現代”意義或“去除自由主義之弊”的意義者更不乏其人。然而作相反之論,說儒家比近代西方更“經濟自由”,就值得商榷,更何況把儒家的言論徑直視同經濟現實恐怕也是有問題的。但本文不打算在此詳論。本文想探討的是上述爭論提出的第二個問題:“經濟自由”與“經濟民主”是相克,還是相生?如果它們在某些情況下是相生的,而在另一些情況下相克,那麼我們目前面臨的是哪種情況?“經濟民主”的缺乏是由於“經濟自由”過剩(產權過於“絕對化”和競爭過於自由等)嗎?它是否也有可能因“經濟自由”的缺乏而引起?反過來說,“經濟自由”的缺乏是由於“經濟民主”過剩(工會力量太大、百姓利益過於本位化等)嗎?它是否也有可能因“經濟民主”的缺乏所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