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吳敬璉:重啟改革正當其時

http://www.CRNTT.com   2013-01-14 08:19:26  


 
  第二輪推進是從1990年12月鄧小平提出要繼續改革開放和要搞點市場經濟開始。經過一年多的研究、討論和準備工作,1992年中國共產黨的十四次代表大會確定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目標。再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在1993年的11月制定了《中國共產黨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若幹問題的決定》(“50條”),確定了改革的重點方面和這些重點方面改革的方案,並且把這些改革方案匯集起來成為一個總體設計或稱行動綱領。從1994年開始,國務院認真按照這一行動綱領的指引推進了全面的改革。加上1997年十五大對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產權制度基礎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叫做“調整和完善所有制結構”,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在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礎之上,使新經濟體制初步建立起來。正是這一輪改革奠定了中國在世紀之交經濟能夠崛起的制度基礎。

  比照過去的這些經驗,要實現全面改革必須完成三項工作:第一,確定改革的目標;第二,制定重點改革的方案和改革的總體規劃;第三就是要克服阻力,把各項改革措施落到實處。

  我們現在在哪一時間點上呢?顯然,迄今為止,我們還是大體做到了第一點,任務還很繁重艱巨。後面的第二步、第三步的難度也許一個比一個大。所以,我們目前應該把注意力放到第二點上面。

  最近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一個要求,就是目前要深入研究全面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和整體規劃,明確提出改革整體方案、路線圖和時間表。過去的經驗表明,制定這樣一個雖然只是大輪廓的,而且要在執行中進行調整的總體規劃的改革總體設計,是一件十分艱巨和複雜的工作,必須付出極大的努力才能做好。

  文章指出,為什麼要進行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呢?現代市場經濟是非常複雜、非常精巧又非常巨大的一個系統,它不可能用“邊設計、邊施工”或者叫做“草鞋無樣、邊打邊像”的做法來建立。我們應當支持從下到上的制度創新。可是,這種創新必須在一個大的目標,大的頂層設計,即市場經濟的框架中進行。如果這種“創新”是為了加強所謂“中國模式”,例如有的地方採用“政府融資平台”大量舉債來“經營城市”,提高GDP增長速度,就偏離了優化結構、提高效率的正確方向。

  事實上,這幾年一些地方在推進市場取向的改革上有許多很有意義的創新,比如上海市國資退出一些競爭性部門的計劃,上海發起、正在全國展開的“營改增”改革,還有廣東的簡化工商企業注册手續,清理審批制度,溫州的金融改革試點等等。這些非常有價值的創新,在進行規劃和“路線圖”、時間表設定時要認真汲取。

  要做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的另外一個原因在於現代市場經濟制度是一個巨型的大系統,如果讓各個部門和地區按照自己的意思設計自己的系統,然後拼起來變成一個體系,這樣的體系是無法運轉的。只有從頂層開始,一層一層地向下進行設計,這樣建立起來的大系統中的各個子系統之間才能互聯互通,才能協調互動。

  關於怎樣來做總體規劃?最好是採取問題導向的辦法,從分析當前突出矛盾的體制性原因入手,就能夠明確改革的重點和這些重點改革的主要內容。第二步就可以綜合起來,圍繞完善競爭性市場體制做出財稅體制、金融體制、國有經濟、市場監管、行政改革、法制體系等方面的改革方案,由超脫於部門利益的政府機關把關,最後根據各項改革之間的配合關係來提出經濟改革和稅制改革的總體改革方案、路線圖和時間表,並且監督它們的執行。

  這里可以以城市化為例,設想改革方案的設計過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