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老而不朽”周有光

http://www.CRNTT.com   2013-04-17 18:51:02  


 
  解放後,張家四姐妹天各一方。4對夫妻中除周有光夫婦外,僅四妹張充和現在美國生活。周有光夫妻性格不同,周有光愛喝咖啡、紅茶,很理性,搞漢語現代化,推廣漢語拼音,寫理論文章;老妻則愛喝綠茶、老母雞湯,重感情,寫散文、隨筆。周有光愛聽西洋音樂,妻子愛聽傳統音樂,唱昆曲。但他們70多年恩愛如常。張允和寫道:他們“經過了無數的驚濤駭浪,石堤被打得千瘡百孔,可是石堤上的兩個人依然堅挺硬直”。張允和去世的前夜,還同來客談笑風生。她的突然去世,使周有光一時透不過氣來,但後來想起了“殘酷的進化論”,“個體的死亡是群體發展的必要條件”,他只能服從自然規律,很快就平靜下來,過起了孤寂但仍充實的日子。他說:“原來,人生就是一朵浪花。”

  周有光年輕時身體很弱,一個算命先生說他只能活到35歲,但現在他活了比3個35歲還長。他幽默地說,不能怪算命先生,那是因為科學發達了,所以他能活得健康,還有,就是上帝把他忘記了。許多比他年紀小的老年人都說:人老了,活一天算一天。他卻說:“老不老我不管,我是活一天多一天。”他從81歲開始,作為1歲,從頭算起,他還要繼續讀書、思考和寫作。他真是一位快樂的智慧老人!

  說真話,求真知

  周有光說:“真話不一定是真理,但真話一定是真理的前提。”他不想為了個人的利害關係或避禍免災去說瞎話和昏話。有的人主張“真話不全說,假話全不說”,但實際上,大話、空話、套話和“我主聖明”的話照說不誤。

  他在知識與理性的層面上,講自己相信的話,講自己思考過的話,絕不隨風轉舵。他的“三分法”、“雙文化論”和科學的一元性,都是他心裡要說的真話。2010年他出版了《朝聞道集》,稱其“記錄我生命中最晚一段時間的閱讀和反思”。

  在學術爭論上,他也決不當和事佬。他針對一位名聲比他更大的學者的“河西河東輪流坐莊論”和中國文化將主宰21世紀的觀點進行了批駁。這位大學者還主張“振興國學,必須從娃娃抓起”、“漢字簡化及拼音化是歧途”,乃至反對古書“今譯”……周有光也一一予以否定。周有光認為,甲骨文中就有簡繁之分,古代就有簡化字,書法家王羲之經常寫簡化字;歷代都用當代字體改寫古書的,因此,“今譯”早已有之。删繁就簡是“漢字和一切文字的共同規律”。“認為文言比白話優美,那是心理錯覺。目前有一股複古風,這是缺乏時代意識和自信心的表現。青年們不可誤入歧途。”

  對所謂的“國學”,周有光也有他獨特的看法。他主張對“國學”的主心骨—儒學的封建性、保守性和玄虛性加以剔除和改造,同時提出了儒學現代化問題,目標是與賽先生和德先生握手。他指出:“‘文革’使整個中國筋疲力盡、奄奄一息……人們發生了信仰危機……腦袋裡空空如也。突然聽說‘四小龍’起飛是以儒學為背景,由此想起了華夏文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