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笑傲江湖》是對文革的政治隱喻

http://www.CRNTT.com   2013-03-01 14:47:46  


  中評社北京3月1日訊/1980年5月,金庸在《笑傲江湖》的後記中寫道:“這部小說通過書中一些人物,企圖刻畫中國三千多年來政治生活中的若干普遍現象。影射性的小說並無多大意義,政治情況很快就會改變,只有刻畫人性,才有較長期的價值。不顧一切地奪取權力,是古今中外政治生活的基本情況,過去幾千年是這樣,今後幾千年恐怕仍會是這樣。”人民網日前登載葉克飛的文章“《笑傲江湖》 金大俠的政治隱喻”: 

  我寫武俠小說是想寫人性,就像大多數小說一樣。這部小說通過書中一些人物,企圖刻畫中國三千多年來政治生活中的若干普遍現象。影射性的小說並無多大意義,政治情況很快就會改變,只有刻畫人性,才有較長期的價值。不顧一切地奪取權力,是古今中外政治生活的基本情況,過去幾千年是這樣,今後幾千年恐怕仍會是這樣。任我行、東方不敗、岳不群、左冷禪這些人,在我設想時主要不是武林高手,而是政治人物。林平之、向問天、方證大師、衝虛道人、定閑師太、莫大先生、餘滄海等人也是政治人物。這種形形色色的人物,每一個朝代中都有,大概在別的國家中也都有。“千秋萬載,一統江湖”的口號,六十年代時就寫在書中了。任我行因掌握大權而腐化,那是人性的普遍現象……因為想寫的是一些普遍性格,是生活中的常見現象,所以本書沒有歷史背景,這表示,類似的情景可以發生在任何朝代。——《笑傲江湖》後記

  1967年8月24日,香港商業電台主持人林彬在上班途中遭兩名偽裝成修路工人的暴徒伏擊,被燒成重傷,送院後不治。

  這是香港六七暴動的一大標誌,直至今日仍時常被人提起。這場從1967年5月6日發動的暴動,於當年年底方告平息。當時,香港左派在大陸“文革”影響下,展開“反英抗暴”行動,矛頭直指港英政府。最初,行動以罷工、一群人走路示威為主,不久後便演變為暗殺、炸彈襲擊甚至槍戰,先後造成52人死亡。

  各種暴力行為引來香港市民的極大反感,未被左派控制的傳媒紛紛譴責暴力行徑,支持政府維持社會秩序,林彬便是其一。

  暴動使香港左派聲望大跌,在民眾口中一度成為“暴力”代名詞。暴動期間的罷工罷市、縱火劫掠,也使大量港人變賣家產離港,一輪移民潮就此開啟。當然,暴動也促使港英政府審視自身政策,開始改善民生,進行行政、教育、醫療、廉政等多方面改革。

  據說當時左派有暗殺名單,排第一的是林彬,排第二的叫“豺狼鏞”。這位“豺狼鏞”在感受到危險後,選擇赴國外暫避,同年開始創作小說《笑傲江湖》。

  沒錯,“豺狼鏞”就是查良鏞,也就是金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