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開解兩岸政治難題之鑰

http://www.CRNTT.com   2013-08-18 09:22:40  


  
  一如所料,吳伯雄還未返台,就受到以民進黨主席蘇貞昌為首的綠營人士扣帽打壓,聲稱吳伯雄在大陸的言論損害了台灣的“主權”地位,要求馬英九公開出面清楚交代;並認為吳伯雄在大陸不但呼應“一中原則”,還主張“一中架構”,“剝奪了台灣人民對未來自由選擇的權利”,強調民進黨堅決反對把台灣被鎖進“一中框架”等等。蘇貞昌等的言論,連民進黨內有識之士人士也看不過去,謝長廷就公開指出,吳伯雄的大陸言論並未“違憲”;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更提出正視“一中框架”已不可避免,他將首度在大陸提出兩岸比照歐盟模式共組“中國議會”的構想,相關兩岸的任何議題,未來都可以這個架構下討論,也確保台灣在“一中框架”下的空間。一時間,“一中框架”成為台灣媒體和公眾的熱門話題。 

  那麼,何為“一中框架”?其內涵究竟包括哪些內容?瞭解了這些,就不難知道為何兩岸紅藍綠三方都如此看重“一中框架”了。 

  “一中框架”的概念是大陸一中論述深化發展與理論創新的產物,它最早出現於2008年12月的“胡六點”:“兩岸在事關維護一個中國框架這一原則問題上形成共同認知和一致立場,就有了構築政治互信的基石,什麼事情都好商量。”2012年7月,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第八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上,對一個中國框架作出具體闡釋,他說:“一個中國框架的核心是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國家,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的關係。兩岸從各自現行規定出發,確認這一客觀事實,形成共同認知,就確立、維護和鞏固了一個中國框架。” 

  由此分析,“一中框架”具有如下重要內涵: 

  第一,是明確了兩岸之間並不存在所謂的“主權爭議”,兩岸同屬一國,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的關係。這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石,也是島內藍綠“統獨”之爭的核心內容。台灣民進黨和綠營的基本論述,都與此相關。他們以所謂“台灣前途未定論”為論據,認為兩岸之間存在“主權爭議”。因而,明確兩岸之間並不存在“主權爭議”,一方面封堵了台獨主張;另一方面,是兩岸構築了一中共識的政治互信,擴展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時間和空間。 

  第二,“一中框架”符合兩岸現行規定,具有現實性和法理內涵。無論是大陸的憲法還是台灣的法律,都確認兩岸領土、主權的一致性,不可分割。“兩岸從各自現行規定出發,確認這一客觀事實,形成共同認知,就確立、維護和鞏固了一個中國框架。”這裡首先體現了務實的精神,一切從實際出發,從兩岸的客觀現實出發;其次,得到兩岸現行憲政體系的支撐;第三,包涵了對對方法理系統和行政體系的默認和尊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