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中日韓“新三國”時代來臨

http://www.CRNTT.com   2013-08-30 11:11:29  


  中評社北京8月30日訊/學者江敏華今天撰文《中日韓“新三國”時代來臨》指出,在可見的將來,中日韓三國間對於歷史與島嶼主權爭議,將持續影響CJKFTA的進程,但自由貿易談判是一種“不可逆”的發展趨勢,換言之,政治上的紛擾只會形成短暫的干擾,長期來看,三國的經貿談判只會繼續往前推進;對三國來說,這個自由貿易區的形成不但有利於各自的經濟發展,也可成為穩定三國關係的重要基石。

  儘管經歷了去年8月份日韓在竹島(韓國稱為獨島)的衝突,以及中日釣魚島之爭,中日韓三國仍於今年3月份展開了首輪的自由貿易談判(CKJFTA),第二輪談判也在7月底於上海舉行。由於錯綜複雜的歷史因素,中日韓三國這個看似不可能的組合,竟也能擱置爭議,將經貿合作談判擺優先,看來三國在政治上多年的糾結,似乎已逐步被今日更大的區域經濟整合洪流給淡化了。

  中日韓三國經濟合作的開端可以追溯到1997年,當時亞洲金融風暴讓三國政府體悟到了共同合作對抗經濟危機的重要性,加上三國對於東盟(亞細安)均有極深入的經貿往來,於是在東盟的基礎上,促成了三國經濟合作的契機。但好景不常,中國認同既有的“東盟加三”合作模式,日本卻擔心中國勢力崛起,會借由區域經濟合作削弱日本在東亞的影響力,因此傾向讓澳大利亞、新西蘭與印度參與其中。

  相互較量與猜忌的結果是,中日韓已分別與東盟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但中日韓三國彼此卻遲遲無法在經貿合作上有具體成果。

利益競逐各有算盤

  表面看來,政治上的不愉快並沒有持續太久,實際上是已將政治紛爭移轉到經濟利益的盤算上。經過20多年的發展,中日韓三國在經貿上已是緊緊相連,密不可分。中日韓不但是彼此的重要貿易夥伴,且若不計香港,則日韓在過去10年間分別位居中國第一與第二大的外來投資國。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將可在既有的分工生產上,深化三國的經貿關係並加以制度化。對於正積極尋求產業升級的中國來說,CKJFTA將可促進日韓至中國投資技術含量較高的製造業,進一步促進日韓將技術移轉至中國。

  另一方面,由於中國已經與東盟、香港、台灣、新西蘭等重要東亞經濟體實行自由貿易協定,或是類似自由貿易的經濟合作協議,若再加上CJKFTA,中國可以說在東亞經濟區內構建了完整的自由貿易網路,這條自由貿易網絡不但有助於中國“和平崛起”的外交策略,也可減緩中國經濟受到歐美需求疲弱不振的衝擊。

  對韓國來說,簽署CJKFTA的最大動力來源是中國的內需市場,韓國出口至中國的產品以光學精密儀器、機械設備與化學品為主,這與台灣出口到中國的主要產品相類似。為了減輕“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對韓國產品出口到中國的衝擊,韓國積極要與中國建立自由貿易協定。但對於與日本的自由貿易協定,韓國的態度就不是那麼積極,一來日韓在消費性電子產品、汽車以其電器產品上處於競爭關係,CJKFTA不會替韓國帶來優於日本的競爭優勢。

  另外,日本是韓國貿易逆差的主要來源,在短短十年內,韓國對日本的貿易逆差已從1992年的80億美元,成長三倍以上到2012年的260億美元。從國際貿易分工的角度來看,從先進國家進口技術層次較高的產品其實是非常自然的現象,但是韓國卻擔心一旦CJKFTA啟動,將深化該國對日本產品的依賴,長久下來將使得韓國技術層次永遠落後日本。而且相較於中國,日本是一個嚴重老齡化的社會,韓國無法期待CJKFTA可以帶動大量韓國產品出口到日本,相反的,韓國的人口結構還比日本年輕許多,除了出口工業品以外,日本還有可能藉由自由貿易協定大量出口消費品到韓國。

  在三國的貿易關係上,日本是處於一個技術領先的地位,除了大量出口關鍵零組件到中韓兩國之外,日本對中韓兩國在服務業貿易中的專利權費用上也有著大量的貿易順差,日本對韓國專利權費用的貿易順差從2001年的2.7億美元增加三倍到2011年的8億美元,對中國則是成長了近十倍到31億美元。即便如此,日本對於本身能否長保技術優勢深感憂慮,尤其韓國在2011與2012年分別與歐盟與美國實施自由貿易協定,已嚴重威脅到日本產品在全球兩大市場的地位,日本經不起再失去中國這個重要市場,因此將CKJFTA視為進軍中國的一大機會,同時也積極尋求加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來保有美國市場。

  實際上,CKJFTA與TPP對日本而言同等重要,因為中美兩國分別是日本第一與第二大出口市場。以2012年為例,日本出口產品中有56%為汽車、機械設備與電子機械產品,而美國為日本汽車第一大出口市場,中國則是日本在機械設備與電子機械產品的主要出口市場。除了貿易之外,廣泛簽訂區域經濟合作的相關協議也可便利日商在亞洲甚至全球的投資布局。

區域整合大躍進

  在可見的將來,中日韓三國間對於歷史與島嶼主權爭議,將持續影響CJKFTA的進程。但自由貿易談判是一種“不可逆”的發展趨勢,換言之,政治上的紛擾只會形成短暫的干擾,長期來看,三國的經貿談判只會繼續往前推進。倘若有朝一日,三國達成自由貿易協定,中日韓國內生產總值加起來的總和,將是僅次於歐盟與“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的全球第三大自由貿易區。對三國來說,這個自由貿易區的形成不但有利於各自的經濟發展,也可成為穩定三國關係的重要基石,更可為未來重建朝鮮經濟提供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

  從整個區域經濟整合的大範圍來看,目前可分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RCEP),與美國領頭的TPP。中日韓都已在RCEP中,這其實已經象徵了三國最終將聯合其他國家走向自由貿易的意向。但由於RCEP成員國數目多達16個,要完成談判並不容易。若CJKFTA談判進程順利,對於RCEP往後的發展將是一大利多消息。相反的,若是CKJFTA談判期間障礙重重,這將使得RCEP的未來顯得烏雲密布。

  在TPP方面,目前中日韓三國,僅有日本已加入TPP談判,美國官方伸開雙手歡迎日本的加入,除了可因此擴大TPP的在全球經濟的重要性以外,日本相較於其他開發中國家更有可能在知識產權保護上與美國達成共識。但美國的汽車業者卻對日本加入TPP投下反對票,因擔心日後會影響到美國汽車產業的發展。

  另一個影響日本加入TPP的變數,是日本強大的農業利益團體對於加入TPP仍有許多擔憂,要如何在國內反對力量與日本經貿外交利益上取得平衡,將是安倍政府未來的一大挑戰。考慮到韓國已與部分TPP成員簽有自由貿易協定,例如美國、智利、秘魯、新加坡等,所以韓國加入TPP談判的難度應該不高,而美國官方對於中國未來加入TPP也持正面的態度。

  雖然TPP比RCEP標準更高,更不容易在各成員國間取得共識,但TPP涵蓋的成員國廣及美洲與亞洲各主要已開發與開發中國家,所以一旦TPP能順利進行,將可為停滯多年的“多哈回合貿易談判”帶來一線曙光。TPP更大的意義在於它是美國重建世界經貿秩序的重要橋頭堡,以中國在全球經濟的重要性來看,加上美國一向以制度性的全球經貿機制(例如世界貿易組織)來制衡中國經濟崛起的力量,因此,中國要加入TPP只是時程快慢的問題。

  作者是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訪問研究員

  來源:新加坡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