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富權:一著好棋卻因技術失誤或被搞砸

http://www.CRNTT.com   2013-09-25 09:21:40  


 
  實際上,從馬英九個人的角度看,儘管二零零五年當時的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訪問大陸,與當時的中共總書記胡錦濤達成《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並將之納入國民黨《黨綱》,成為促成三年國民黨重新掌握執政權的重要因素,而為表彰連戰的這個重大貢獻,並繼續透過“胡連會”而維繫國共兩黨及兩岸領導人的關係,讓連戰作為馬英九的代表,出席“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從而在客觀上形成“中間代理人”的模式;但馬英九卻又不滿連戰以此為政治資本,老是要對他的兩岸政策下指導棋,並在與中共領導人的會晤中,講了一些“超過”馬政府目前兩岸政策底線的“過頭話”。因此,趁著大陸領導人已經換屆,由習近平取替胡錦濤,馬英九也趁勢更換代表他出席“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人選,換上更為熟悉自己政策底線,更能執行自己意志,而且也是經濟專才,更為吻合“經濟體領袖”定位的蕭萬長。而與此同時,將自己最信得過的親信王郁琦塞進顧問團,既是就近在現場發揮參贊作用,也是作為自己的“監軍”,並伺機與張志軍會面,轉達口信並探討在明年上海“APEC”峰會實現“習馬會”的可能性。

  毋庸置疑,這步棋是走的相當高明的。其實兩岸關係發展到今日,尤其是剛就任的習近平面對國內外的複雜形勢,也希望能儘早以適當的名義和地點實現“習馬會”,以作立威,因而先行實現“張王會”,也就很有必要。這從先前王郁琦曾說,如果稱謂問題未解決,“相見不如不見”;但張志軍卻對此回應說:“不見不如相見,晚見不如早見”中,可見張志軍對此已是有了腹稿。說不好早前王郁琦與崔世安的會面,互相稱呼官銜,就是一直以來極為堅持不承認台方“官方稱謂”的北京,籍此進行“放風”。而張志軍的“不見不如相見,晚見不如早見”,是以回應王郁琦“解決稱謂問題”而說的,也佐證了這個“澳門模式”的豐富內涵。

  因此,王郁琦在“習蕭會”的場合與張志軍會面,已是水到渠成。何況,由於是集體會見,而不是單對單會面,並沒有時間講究什麼“稱謂”問題了,也為兩人的第一次會面,減去那些不必要的麻煩,並可避免島內各種嘈雜聲音。而有了第一次,第二次及以後M次,也就“習慣成自然”了。不但可為“習馬會”探路,也可改變過往“代理人”的模式,改為直接控制。這確是一部好棋,但由於在發佈此消息時的疏忽大意,而有可能會引起北京對台北“兩岸事務我外交化”的誤會及警覺,而被搞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