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城鎮化戰略

http://www.CRNTT.com   2013-10-29 08:28:19  


  
  再次, “半城鎮化”社會代價過高,過度依賴 “人口紅利”的城鎮化難以為繼。中國的“半城鎮化”指的是兩億多進城的農民工實現了職業轉換、地域轉移,但沒有實現身份轉變,“半城鎮化”嚴重影響了中國城鎮化質量,城鎮化發展潛力受到削弱。隨著“人口紅利”逐步衰減,“半城鎮化”導致的過高社會代價甚至超出了農村勞動力廉價所帶來的收益,過度依賴“人口紅利”來推動城鎮化的未來發展將不可持續。
  
  最後,由政府主導、行政化推動,忽視產業基礎對城鎮化發展的內在支撐。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城市化主要由經濟發展推動,城市體系的發展受人口聚集程度和產業發展水平的影響,而中國城鎮化的典型特征是政府主導、大範圍規劃,這也是中國城鎮化與發達國家最主要的區別。
  
  文章指出,反思中國城鎮化模式的種種現實挑戰,我們應在城鎮化發展戰略中進行戰略創新和科學路徑的頂層設計。
  
  一是把發展城市群放在未來推進城鎮化的首要和核心位置。城市群作為未來城鎮發展和布局的主要形態,是由中國城鎮發展現狀決定的,也符合未來產業發展布局和區域分工的實際需要。

  未來的城鎮化既不是簡單側重於發展大城市, 也不是側重於“發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鎮,而是著力發展以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為核心、中小城市錯落式分布、兼顧城鄉發展、兼顧產業合理布局、 保證高效通勤的城市群分布”。 

  要著力打造城市群和城市帶,這種城鎮化的空間組織形態由現代化的交通連接,在不降低大城市的規模經濟和集聚效應的同時,又能夠防止單個城市過度擴張帶來的“城市病”; 相對集中的布局,還可避免分散型城鎮化帶來的土地浪費,確保糧食安全, 保護土地和生態環境;中心城市以外的城市和小城鎮,作為產業支持中心或配套服務中心,提高區域內產業集聚能力。 

  二是圍繞城鎮功能創新,進一步提高基礎設施規劃水平。加大投入力度,不斷完善城鎮道路、供排水、供熱、燃氣、信息、公交、園林綠化、污水處理、垃圾處理及防災等基礎設施。大力推進以高速公路、鐵路、機場、港口、水利為重點的新一輪基礎設施建設,突出綜合交通大通道、大樞紐建設和鐵路網建設,完善連接各中心城市和經濟密集地區的便捷、安全、高效綜合交通網絡體系,提高高速公路聯網通達水平,提升航道承載能力和運輸效率。
  
  三是要充分考慮地區差異, 發揮區域比較優勢, 形成錯位發展。從區域特征看,東部沿海區域已步入工業化中後期, 資源供給已現緊張局面,勞動力等生產要素成本顯著提高。 

  因此,東部地區的城市群發展應當側重於健全已有大城市的功能,大力發展周邊中小城市和小城鎮規模,完善衛星城市的配套服務功能,促進製造業轉型升級, 努力發展高附加值產業和高端服務業,推進產業結構向產業鏈和價值鏈的高端攀升。 

  比較而言,中西部地區城市群發展則應當注重優先發展中心大城市,利用自身成本優勢,努力培育製造業競爭力,承接東部沿海地區產業轉移,通過創造全球產業分工新機遇,提高中西部和內陸地區城鎮化水平。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