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 
蘇進強:“和平協議”不能逃避

http://www.CRNTT.com   2013-11-01 00:30:10  


 
  一、台灣終止動員戡亂時期與國統綱領

  1987年7月,蔣經國宣佈兩岸開放探親及解嚴、開放報禁後,實質上,兩岸關係亦進入新的階段;其後,蔣經國病逝,李登輝繼位後,為穩定內部政局與減緩中國大陸對台海局勢的壓力,於1990年10月成立“國家統一委員會”,並制訂“國家統一綱領”,翌年5月1日宣佈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形同片面宣佈承認中共在大陸的合法地位,並結束兩岸敵對狀態,但中國大陸認為此一宣佈,未經雙方正式談判、協商,故不予承認。

  事實上,台灣的“國統綱領”內容強調兩岸應在理性、和平、對等、互惠前提下,經由近程“交流互惠”、中程“互信合作”、遠程“協商統一”三大階段,以“建立民主、自由、均富的中國”為目標。不僅蘊含“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精神,也為台海和平開啟新的契機,從兩岸關係的進程中,“國統綱領”殊為台海兩岸互利雙贏的戰略性藍圖,係經由台灣朝野黨派、產官學界所組成“國統會”所共同制訂、規劃,已為兩岸鋪陳和平互信的基礎。

  令人遺憾的是,雖然這份綱領在近幾年來,重獲大陸殊多智庫與政策研究菁英檢視、肯定,但大陸當局在當時未予正面回應,致錯失開啟兩岸和平互動的先機。其後,也因兩岸溝通不良,乃有1995年秋至1996年春演習威嚇與台海飛彈危機,而共軍此一行動,也使台海問題進一步國際化。

  其後,李登輝接受《華爾街日報》訪問時,曾表示“簽署兩岸和平協定為政府優先的政策”。③1998年4月,時任“行政院長”的蕭萬長也在“立院”答詢時表示,盼與北京交換軍事演習資訊,建立軍事互信機制,以避免因誤判而引發戰爭。同年六月,李登輝又公開呼籲,海峽兩岸雙方應該建立軍事互信機制,以便在誤解產生前相互溝通。但由於大陸政府對台灣的呼籲,並無正面的回應,李登輝在1999年接受《德國之音》訪問時,提出“特殊的國與國關係”論點,兩岸關係因辜汪會談而建立的良性互動,因而嚴重倒退,海峽兩岸兩會的互動,更為之中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