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韓國媽媽談中國教育:誰抹殺了孩子的想象力?

http://www.CRNTT.com   2013-11-08 12:23:45  


 
  再談談家長。雖說群眾是很有力量,同樣這些群眾團結起來一起做傻事,這後果也是非常的嚴重的。父母是偉大的,但家長是很脆弱的,現在的家長們可以分成三類,一是徹底跟隨群體或者先導給孩子做所有的安排,等孩子長大了孩子連自己想穿什麼想幹什麼都不知道,忙著安排孩子完美的未來,孩子卻沒有學會怎麼思考,從小被壓制情緒和想法沒人尊重孩子的想法,長大了連孩子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二是和社會作對,也可以說是‘錯誤的放養’,徹底不管孩子同時不怎麼關心孩子,凑合跟隨其他孩子但並不願意多付出什麼。

  第三類是堅定型,雖然面對著現在的教育問題也有時很矛盾或被動搖,但最終想法很明確又是很堅定,教育信息也很齊全,懂得教育的主題是誰(孩子),根據孩子的興趣進行不同的教育。不知大家怎麼看待這三種類型,認為第幾類型的父母之下長大的孩子才算幸福呢?曾經我在博客上提過,最好的父母(教育)是對孩子保持‘高關心’和‘高期待’的,而不是‘不關心高期待’也不是‘高關心底期待’(這裡的‘關心’指的是對孩子的觀察和了解等,並不意味著干涉)。我知道其實這三種類型的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但卻不知道什麼樣的‘愛’才會讓孩子幸福。有人說所謂好教育不是抓給孩子好多魚吃,而是教會孩子怎麼抓魚。不知我們家長能不能做到?孩子不是自己的所屬品,早晚都得離開你,就像媽媽鳥一樣,等待孩子自己飛起來,在這個過程當中媽媽鳥除了保護她鼓勵她其實哪方面都代替不了孩子的,只有靠自己努力和體會掌握好辦法才能飛起來。不然,小鳥怎麼會飛起來呢?飛不起來的鳥最終會不會幸福呢?

  目前我看一本書是位韓國教育學家寫的,翻譯成中文應該是‘共同教育’。這位教授從日本留學回來就開始轉韓國所有的學校已經有十多年了,傳播了120所學校‘共同教育’的理念。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不是我贏你你贏我,老師也不會鼓勵你競爭,而是學習好的和學習不好的孩子們共同成長互相幫忙的學校,人和人之間的交流為中心的教育,能夠尊重每個人的‘不同’的教育,沒有一個孩子被淘汰的教育。也許其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但我相信人就是得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最後才能成熟。不思考沒法發現問題也不會有任何發展的。我曾經看到一個教育方面的紀錄片,裡面有兩組幼兒園的孩子們將要分別進行對於‘露營’的了解。A組跟著一位老師進帳篷裡,帳篷裡有很多露營需要的東西,老師讓孩子們排好隊聽老師講,老師一個一個的跟孩子們講那裡的東西的名稱和用處。另一個B組跟著一位老師進帳篷,但這位老師沒有講讓他們自己去摸自己去感覺但有問題隨時都可以提出問題。最後研究員對這兩組做了一個簡單測試有沒有記住帳篷裡的東西的名稱和用處,結果是否能想到了呢?是的,是B組的孩子們記得東西更多而且了解得更清楚。沒錯,孩子的大腦還是對於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更容易記住,更正確的了解。

  現在我家孩子剛剛過5歲生日,對於自己感興趣的方面明顯學得快,對於自己不喜歡的範圍,尤其認識字寫漢字方面她很坦然地告訴我她不想學習更想玩。我曾經翻過基本專業的書想知道為什麼那麼多專家說學字不能太早(當然也有早教學家)甚至有些歐洲國家政府規定幼兒園不許交孩子文字和數字。共同的知識點是,滿6歲前孩子的大腦還沒有準備好接受文字的信息,並且這個年齡段孩子們是處於想象力的活躍期,學文字會阻礙想象力的發展。同樣事物的名稱也不用著急讓孩子們那麼熟悉,也就是說不要把孩子活躍的思考能力綁在一個點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