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人口政策調整釋放經濟發展新動力

http://www.CRNTT.com   2013-11-22 09:48:32  


 
  二是人口紅利快速消退,經濟增長動力削減。在中國的人口結構中,15-59歲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一直維持在70%以上,這是中國勞動力豐富、比較優勢突出的核心“資本”。但近年來,中國勞動力的增速迅速下降,人口紅利正在臨近消失。據統計,中國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在2010年即達到峰值(9.4億人),隨後這一數字呈絕對減少趨勢.2011年,中國勞動年齡人口比重首次出現下降,當年比上年微降0.1個百分點。2012年,中國勞動年齡人口的下降幅度擴大到0.6個百分點,人數比上年淨減少345萬人。
  三是社會保障壓力增大,養老保險基金空賬運行加劇。由於老齡化社會的提前到來,再加上養老保險基金過去缺乏積累,致使養老保險制度的負荷十分沉重。雖然當前對中國養老保險基金是否存在著缺口、缺口有多大有不同的認識,但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空賬運行卻是不爭的事實。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編寫的《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2》就披露,2011年底中國個人賬戶空賬的規模已達到了2.21萬億元,當年全國還有14個省份養老資金收不抵支,出現了支付困難。

  四是失獨家庭增多,家庭風險增大。人口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中國15歲至30歲的獨生子女總人數約有1.9億人,而這一年齡段的年死亡率為萬分之四,因此每年約產生7.6萬個失獨家庭,按此推算,中國的失獨家庭至少已超百萬。在養老保險制度尚不完善、覆蓋人群比例並不高的情況下,失獨家庭不但要遭受精神上的巨大折磨,還使他們居家養老的希望破滅,安度晚年成為該群體害怕提及的話題。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就走到了必須變革的歷史關口。早在2002年,中國一些省市就開始了放鬆計劃生育政策的嘗試。其中湖北、甘肅、內蒙古等地開始實行“雙獨二胎”的政策,這對突破只生一胎政策起到了良好的示範作用。此後,“雙獨二胎”政策迅速在其他地方推廣實行。

  即便是從嚴格一胎政策到“雙獨二胎”政策的放寬,也未能改變中國人口出生率日漸下滑的趨勢。數據表明,2001年,中國的人口為出生率為13.38%。,自然增長率6.95%。。在實行“雙獨二胎”政策之後的十年後,人口出生率仍下降到12.10%。,自然增長率更是下滑到4.95%。。而國際上普遍認為,要達到人口正常的更替水平,出生率至少要保持在20%。左右,而中國的情況顯然與此相差甚遠,這也對一直認為中國人口眾多、勞動力無限供給的一個嚴峻挑戰。

  計劃生育政策到了需要調整的時候

  文章指出,此次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中,提出要進一步放寬計劃生育政策,從“雙獨二胎”再過渡到“單獨二胎”,就顯得適得其時。其積極意義表現在:

  首先,將有益於推遲中國的人口高峰的時間,延長人口紅利。據測算,實行“單獨二胎”政策後,每年多出生的人口將比現在增加100萬人左右。中國總人口高峰將在2026~2029年左右出現,高峰總人口估計值的均值為14.01億人。而假如維持現行生育政策不變且生育水平保持基本穩定,則中國總人口高峰將在2023~2025年出現,高峰時期總人口估計值的均值為13.92億人。這就是說,實行“單獨二胎”政策要比現行政策的人口峰值多1000萬人左右,而且人口到達峰值的時間將被推遲三、四年。新增新生人口的持續湧入,人口紅利更為持續,勞動力的比較優勢也將得到延續。

  其次,有益於改善中國的人口年齡結構,緩解老齡化的衝擊。人口出生率的回升,將會使中國的人口平均年齡更為年輕,總人口撫養比也會隨之下降。不僅如此,隨著新的勞動力進入,社會保障的繳費群體也會增加,這尤其對緩解過去由於社會保障制度缺失所引發的支付困難具有積極意義。此外,新生兒的增加也會大大緩解由於失獨導致的家庭風險,對於穩定家庭結構、改善家庭養老功能具有正面作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