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不想過年

http://www.CRNTT.com   2014-01-22 12:48:05  


  中評社北京1月21日訊/20世紀初期,梁實秋的父親曾這樣說:“我願在哪一天過年就在哪一天過年,何必跟著大家起哄?”此間新周刊今刊載文章《春節恐歸族心聲:聯絡多方感情 過年比上班還累》:

不想過年

  春節正在向13億中國人走來,34億人次正在向春節湧去。

  什麼都無法阻擋我們回家、回鄉的步伐,除了——我們恐歸的內心。

  在功利的時代,中國人對生活的焦慮在過年時分集中爆發——不成功怎麼衣錦還鄉?怕催婚,怕被問工資,怕送禮……“過年9怕”在網絡引爆了關於過年的集體恐慌。

  當春節的團圓意義淡化,家庭成員價值觀衝突,越來越多的“恐歸族”想說:恐歸,並非不想過年,“不歸”也許是另一種過年方式,節日生活最重要的是快樂。

  一過年,好青年就變成了問題青年。小眾的“恐歸”族,在我們的專題裡成為主角,他們有他們的無可奈何、理直氣壯和情有可原。我們盤點了中國人對18種中西節日的好惡,總結了不能過年的10種職業,採訪了7類不同滋味的過年體驗,調查了國人印象最深刻的各種過年經歷。

  讓我們彼此包容、理解,回歸節日的本來意義,祝大家春節——快樂!

  “恐歸族”的價值宣言

  馬上逃離!

  文/金雯

  春節是農耕文化的產物,在消費社會被“物化”,淡薄的年味之外,親情的功利讓人失望,連團圓的意義都在淡化。辛苦一年之後,“恐歸族”的心聲是:不想過年。

  30年前那些逗樂我們的相聲段子已經不再好笑;除了在微博上被吐槽,春節聯歡晚會已經乏善可陳;大魚大肉、糖果零食都不太符合現在的健康標準;大掃除是沒必要的,日常清潔已經讓家裡足夠乾淨……過年可以做的那些事情都在逐漸失去意義。

  過年必須做的那些事又令人煩惱。2013年春運人數超過34億人次,每年幾十億人口的大騰挪成為一個基本無解的社會問題。年貨送來送去,領導、朋友、長輩,打點各方關係,聯絡多方感情,過年比上班還累。年前的突擊加班常常讓人對假期產生幻滅感:焦頭爛額地忙完所有的工作,難道就為了過年那幾天吃得腦滿腸肥,對著電視發呆嗎?

  我們感慨年味淡薄,其實是人情淡了。但人類社會就是在由熟人社會向契約社會前進。我們有了更多的自我,不再依靠單一的價值標準來要求自己、評判別人,我們對於幸福的定義不再趨同。在不想過年的呼聲中,十分具有代表性的理由是:為什麼要按照別人的意願來過年,我們只需要一個屬於自己的舒心假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