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王海良:大國協調格局下 兩岸關係新建構

http://www.CRNTT.com   2014-02-22 00:29:21  


 
   新建構:以協調方式發展兩岸和平

  面對亞太新大國關係格局,兩岸該怎麼辦?兩岸既然要和平,從邏輯上講,最終的和平統一必將是雙方的共同選擇,而不可能是一方強迫另一方做出的選擇。現實地看,只要台灣不走分離主義道路,也不充當遏制中國大陸的力量,兩岸和平就沒有障礙,不同政治制度並不是兩岸和平的障礙。

   兩岸協調是和平發展的有效機制

  島內對外部環境的認知落差太大,對決策帶來了干擾。國民黨比民進黨對外部認知更客觀,但還不是十分接近實際,主觀上對美國和日本抱有幻想,企望借助美日的干預,抗拒大陸方面的統一壓力。民進黨對外部的認知距離實際太遠,儼然停留在20年前,非但不瞭解大陸的發展,也不懂美國等西方大國的真實處境。大陸方面勉強容忍了馬英九當局在對外關係上的抉擇,在東海問題特別是釣魚島問題上沒有直接回應《東海和平倡議》,甚至對後來台日簽訂漁業協定也未做惡評,顯現出以兩岸關係大局為重而加以克制的心態。客觀地說,對因釣魚島爭端兩岸拉近距離這一態勢,美國確實是擔心的,台灣“國安局長”蔡得勝即在“立法院”答詢時明確指出,“美方擔心台灣在此議題上與中共聯手,但我方多次重申,不會在釣魚台主權爭議上與中共聯手,獲得美方諒解與肯定。”(22)可見,儘管保釣的形勢和條件比以往任何時候對台灣都更有利,馬英九當局還是謹小慎微,很顧忌美國的,因為“在中美台日四角關係中,台美日三角關係一直都比中美日三角關係更牢固和持久,也是馬英九外交政策的重點和優先考慮。”(23)這可以由馬派其心腹金溥聰出任駐美代表一事加以證明。

  面對力量對比的改變,特別是中美大國協調格局基本形成,兩岸雙方都要拋棄虛幻的想法,採取更加務實的行為模式,嘗試進行協調。這樣,雙方都會有更大的轉圜空間,調整姿態的餘地會更大,同時又可兼顧各自內部治理。這裡引用被視為台灣通的卜睿哲的判斷,來說明力量對比的份量。他明確指出:中國和其他國家力量不對稱轉為對它有利時,中國的政策或許會轉向比較不同的攻勢作風。他還判斷說,可以合理假設,北京若是認為兩岸無休止談判備覺挫折,或許會想藉由壓力從台北取得透過說服得不到的東西。(24)這實際上是以預測的方式告訴美國和台灣,面對當今的中國大陸,美台雙方都得準備防守甚至退讓了。

  在兩岸協調問題上,著名台灣學者石之瑜以“新型兩岸關係”為討論主題,深刻指出,“一旦北京能在大國、區域與兩岸這三個層次,都建立互惠穩定的雙邊關係,就能夠化解美國單邊主義的專擅與台灣反中勢力的偽普世價值,讓兩岸關係既免於威脅的想像,又超越霸權的操弄,真正實踐有自己人感覺的特殊關係。”(25)另一位台灣學者也以“新型兩岸關係”為題發表文章,提出“讓‘九二共識’及ECFA的解釋覆蓋功能極大化;建立以‘九二共識’為基礎的兩岸面對區域爭端的機制”等五項建議,含有很濃的兩岸協調味道。(26)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