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去杠杆化”進程正影響中國宏觀經濟運行

http://www.CRNTT.com   2014-03-02 09:30:53  


“去杠杆化”進程正在進一步影響中國宏觀經濟運行,特別是影響金融和流動性格局。
  中評社北京3月2日訊/國際經驗表明,“去杠杆”是經濟危機、金融危機和債務危機的整體過程中的一個必經階段,然而這一過程可以被管理得很好,也可以很差,甚至對宏觀經濟產生重大影響,引發新的金融風險衝擊。因此,妥善推動“去杠杆”對任何國家而言都是一次重大的挑戰。

  證券時報發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研究員張茉楠文章文章表示,2012年啟動的“去杠杆化”進程正在進一步影響中國宏觀經濟運行,特別是影響金融和流動性格局。1月份,中國金融數據變得撲朔迷離,“社會融資總量擴張,貨幣失速”成為突出特征。1月份我國社會融資規模為2.58萬億元,比去年12月猛增1.33萬億元,甚至超過2013年一季度的“天量”社會融資的水平,但貨幣供應量增速繼續下行。銀行資產端與負債端出現明顯背離:一是人民幣貸款增加1.32萬億元,同比多增2469億元,但當月人民幣存款減少9402億元,同比則少增2.05萬億元;二是M1~M2之間的剪刀差急劇放大。

  文章分析,這背後到底出現了什麼問題?金融數據的矛盾恰恰反映了中國“去杠杆化”進程中的複雜形勢。從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經濟中的杠杆率上升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較為突出。不同於美國,中國加杠杆來源於實體的融資需求,特別是地方政府通過融資平台,利用貸款、城投債、信托、BT等多種方式增加杠杆。此外,銀行機構雖然表內杠杆不高,但是通過資金騰挪信用擴張形成的“銀行的影子”,客觀上推升了表外杠杆。

  從這些部門的資產負債表看,資產端主要是期限較長、流動性較差的投資,但負債端卻是期限短但流動性強的債務工具,資產端與負債端、供給端與需求端之間的期限和流動性錯配導致了融資成本大幅上升,特別是存量債務上升導致利息支出消耗了更多新增融資資源,放大了信貸需求,並助推了融資利率的飆升。

  然而,過去一兩年有意推動的“去杠杆化”過程,並未使杠杆率下降反而進一步推動了杠杆上升。央行金融月報顯示,以表內貸款和表外的委托貸款增長最顯著,分別增長了23.12%和92.38%。可見,我們也許應該反思當前以“杠杆率”下降為目標的加速“去杠杆化”的做法是否合適?

  文章指出,對任何一個經濟體而言,“去杠杆化”都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金融危機以來,面對著居高不下的債務重負,發達國家不得不“去杠杆化”,但除了美國和德國之外,大部分國家都沒有成功,甚至是失敗的,出現了“越降杠杆越高”的局面。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