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白岩鬆:中國傳媒吸引不了優秀的年輕人

http://www.CRNTT.com   2014-05-26 15:53:22  


 
  南方周末:即使只施展了50%的能量,但你沒有像其他人離開央視。

  白岩鬆:新聞這條路,我沒把它當成短跑。它是徹底的長跑,看不見終點,你能夠一直堅持跑下去嗎?

  《東方時空》初創時,輿論監督初期,官員面對鏡頭那種驚慌失措和坦誠,現在正被越來越多的經驗取代。過去一個官員第一次接受採訪的那種真誠,一眼就露在外面,現在人家都久經沙場了,幹部培訓都講媒介素養,和媒體打交道的整體水準提升了。

  很多記者說中國採訪不容易,我說去國外採訪更不容易。國外採訪都要準確的時間,準確的問題,EMAIL、傳真一定要過去,給你多少時間,旁邊還有人監督。我們反而要更容易,將來會更難。但再難,還是可以往前走。

  中央電視台目前還是國內做新聞最好的平台,離開它,去哪兒?在中國做新聞,哪家媒體能夠像中央電視台一樣,可以近距離接觸所有新聞事實,擁有同樣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新聞1+1》的“十八大觀察”,我把“民”字確定為“十八大觀察”的關鍵詞,後來胡錦濤總書記第一次露面的時候,講了19個“人民”,參與核心報告的學者也說,核心就是“民”;

  “新常委們的十五天”我用四個“平”字評論新常委們半個月的工作,接下來是“新常委們的二十天活動”,我們也進行了直接、放鬆的個人化評論,這是中國新聞史上沒有的。

  為什麼要變革,因為我厭煩了原來那種刻板、散文化的新聞語態,新聞是一個與時俱進的學科。

  全世界把時政新聞當富礦,但是我們這裡傳統時政新聞報道變革不大,包括《新聞聯播》在內。我期待,我們的時政新聞能夠提供更多的轉變。

  南方周末:央視採訪還是有平台優勢。兩任總理都給《焦點訪談》題過詞。

  白岩鬆:李鵬總理是1997年12月29日來中央電視台視察的,他的題詞是“焦點訪談,表揚先進,批評落後,伸張正義。”之前幾個月,三峽大江截流直播,李鵬總理還上船跟我和方宏進聊,讓我們說話不要太專業,看電視觀眾是普通人,說得通俗易懂一些。

  朱鎔基來中央電視台視察後,有個小範圍座談,我坐在他斜對面。他談到關於正面報道和負面報道在節目裡多大比例合適,他說,“有人說正面報道應該占99%,我看51%控股就行了,我們為什麼要支持《焦點訪談》,因為要讓人們看到信心。”

  朱鎔基這句話說到了《焦點訪談》輿論監督的精髓,就是信心。當大家看到不好的事情,有媒體和社會關注,它就會被解決,人們的信心就會增長。信心並不是說生活中沒有壞的事情,而是有壞的事情經常能被幹掉。

  朱鎔基給《焦點訪談》題字:“輿論監督,群眾喉舌,政府鏡鑒,改革尖兵。”寫完我問他,是臨時寫的,還是想了很久。他回答:“我想了一夜,今天早上一量血壓都高了。”我覺得這個回答不是敷衍,雖然我們都是笑著談的。

  南方周末:你在新書裡提到,江澤民總書記在任時也會看你的節目,還會發批示。廣州亞運會解說後,當時的中央宣傳部部長劉雲山肯定了你的解說。

  白岩鬆:1998年抗洪報道,我發現無數個沿江家庭,都是三四個孩子。我在《面對面》做了一期《人口大堤防管湧》,強調超生現象。節目播完幾分鐘,江澤民總書記給計生委的主任張維慶打電話,接著張維慶寫給我一封親筆信,當天上午就召開全國電話會議。

  廣州亞運會白話版解說,直播完第二天,中宣部部長劉雲山對我們台長說,“昨晚白岩鬆的開幕式解說好啊,尤其是開場白。”後來,中央電視台為此給我發通報表揚。

  這提醒了我,過去很多事情我們不做,總抱怨環境不允許,但很多事情沒有做障礙是不是因為自我限制?

  南方周末:中央領導的重視,會讓你有更大的話語權嗎?

  白岩鬆:不會。有時候某期節目,因為中央領導高度重視了,你報道的問題很快得到解決,帶來某些方面的改變和促進。但你知道,它不一定是你做得很好的節目,也不是我做新聞的原動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