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美國為什麼寒門難出貴子

http://www.CRNTT.com   2014-07-11 14:46:43  


 
輸在起跑線上

  這還不僅僅是“輸在起跑線”上的問題,窮孩子甚至連跑道都找不到。我們的鄰鎮其實不過是富裕地區的窮角落,並不是特別窮。那裡無家可歸者甚少,也沒有顯著的治安問題。麻省比這個鎮窮的地方就有不少。

  讀博士時住在紐黑文,聽一位當地的教師說,在學校根本不可能教書,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是單親,父親要麼在監獄,要麼就根本沒有,母親也沒工夫理他們。老師上課,就是陪著孩子,勸他們別吸毒、別犯罪、小心別懷孕,哪裡還能教什麼。可惜的是,美國又是個崇拜高等教育的國家。窮人有沒有機會,要看其是否能上大學。於是,各種政策出台,不惜工本地把能找到的年輕人都送進大學。18-24歲的人口中已經有41%在大學註冊。但是,許多學生進了大學,連to和too的區別都不知道。

  《紐約時報》在2014年6月8日的社論中,為我們描述了如下慘淡的景象:美國18-24歲的人口,貧困率在1970年時為13.9%,1990年時為15.9%,2012年上升到20.4%。這是在大學入學率越來越高的情況下發生的。2007年,38%的大學畢業生幹的是根本不需要大學文憑的工作,2012年則上升到44%。許多雇主抱怨,大學似乎什麼都沒有教,畢業生難當重任。但是,真在大學教書就知道,很多學生幾乎就是文盲。常青藤的畢業生當然響當當,但是,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窮孩子面對巨大的資源劣勢,即使被錄取辦公室“照顧”,也難以夠得著那個門檻。

  寒門能不能出貴子,不是大學能夠解決的問題。在我看來,高質量的免費幼教恐怕更為關鍵。我在《市場到哪裡投胎》一書中,總結了三種模式的市場經濟,呼籲中國在發展中放開視野,不要死盯著美國模式。比如,瑞典沒有哈佛、耶魯,但是,瑞典無論是頂尖的高智商群體,還是中下流智商群體,在國際測試中的成績都高於美國的同等群體。瑞典的孩子不論貧富,一出生父母就有帶薪產假,然後享受高質量的免費托兒所、幼兒園。美國的母親往往休不起產假(因為不帶薪,甚至可能丟工作),付不起托兒費。美國有3億多的人口。在這麼大的底數中,出幾個喬布斯式的寒門貴子並不足奇。但從整個社會的角度看,寒門要出貴子,最好還是先投胎北歐。(本文作者薛湧為美國薩福克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鏈接:英國教育均衡措施:補償弱勢群體 關注全體學生

  縮小教育質量方面的“兩極”差距,是英國教育均衡發展的首要目標,英國歷屆政府在制定教育政策時保持了連續性和繼承性。

  ——長遠規劃指明方向。英國早期教育均衡計劃如“教育優先區”、“教育行動區計劃”、“城市卓越計劃”等,取得了一定成效,使教育均衡發展的良性局面基本形成。2003年,布萊爾政府發布綠皮書《每個孩子都重要》;2007年年底,英國版的中長期教育規劃綱要《兒童計劃》出台;2009年,《兒童、學校與我們的未來》白皮書發布。這些政策均將改革重點指向關注兒童個體發展、補償弱勢群體、提高公共部門效率與保障教育服務質量等方面,提出了保證每個孩子都能上優質學校,以個性化協助的方式保障每個孩子成功的目標。

  ——早期教育“確保開端”。在英國,學前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在面向2020年的教育規劃中,“確保開端”的理念已從最初針對弱勢群體擴展到所有兒童,提出為所有3歲幼兒提供免費學前教育,推出學生與家長保障計劃,保障家校合作,完善早期教育政策,為每個兒童提供個性化協助,共同關心孩子的學習與全面發展等目標。

  ——“自由學校”增加選擇。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以來,英國始終嘗試以擴大教育選擇權的方式改造公立學校乃至教育管理部門,雖未取得完全成功,但努力一直在繼續。連鎖學校、特色學校、校際聯盟等,是上屆政府的改革重點。2010年,新一屆政府根據美國特許學校及瑞典“自由學校”改革經驗,開始新建和改建一批“自由學校”。這些學校仍接受政府資助,但辦學者不再是地方教育部門,家長、教師團體、非營利機構等可以新建學校,也可以將現有公立學校轉型為“自由學校”。

  ——個體補償提高成績。為了補償和全面提升學生學業成績,英國政府在英格蘭所屬的46個郡的所有學校試行“導師制”和“一對一”輔導。任何一個七年級以上的學生,如果其英語或數學等學科成績低於國家標準,都可以通過“一對一”指導或小團體輔導獲得幫助。中學的每一個學生均可獲得一位“導師”,保持定期聯繫。同時,新的“學校報告卡”與“家校協議”將強化政府、家庭、學校的合作。

  ——經費保障教育服務。英國不斷推出的教育均衡發展政策,背後是政府的財政支持。

   2014-06-30 10:24:39 來源: 新民周刊(上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