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周雷:電影《一步之遙》背後的文化困窘

http://www.CRNTT.com   2014-12-30 12:20:56  


  中評社北京12月30日訊/在中國,電影和現代繪畫都有一種特殊性,那就是它的成功和國際口碑,時常同某種政治意蘊相關。中國電影一直以來是高度政治化的。文學家還可以通過文字的多重編碼加密來模糊痕跡,例如天書般的《芬尼根的覺醒》,電影因為要用直觀形象來講述故事或表達意見,需要另外一種技巧——多重時空的叠加和視覺拼接,直到讓人無法將人名、地名、事件、史實、現實逐一對照歸類。

  最近幾年,以政治隱喻聞名的姜文,歷時四年製作的《一步之遙》,在上映後的部分公眾差評和失望,其主要根結不是“姜郎才盡”,而是中國文藝創作方面不斷緊張、神秘、敏感、政治化、謠諑化的環境。

  經常看電影和熟悉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人,可以從《一步之遙》裡看到許多令人熟悉的“膠片魅影”、橋段和經典歷史元素:《教父》裡的馬龍白蘭度、卓別林的《大獨裁者》、《公民凱恩》、《鍍金時代》、《大亨小傳》、《我的奮鬥》、納粹式的《意志的勝利》、《風流大盜》等。

  姜文習慣性地使用全知講述體的方式來貫穿所有的內容,並頻繁地在影子寫手、全知敘事者、表演者、被表演者、影像傀儡之間穿梭。在他的布局、控制和安排之下,電影成為一個“姜文鏡像體”、中國提喻和世界泡影。

  無論是《芙蓉鎮》、《末代皇帝》、《紅高粱》,還是《陽光燦爛的日子》、《鬼子來了》、《太陽照常升起》、《讓子彈飛》——最終到這部英文名字“致敬”《飄》(Gone with the wind)的《隨子彈飄》(Gone with the bullets)——姜文的電影和國家、國族、國難、國恥、國民密切相關。這不是他個人的際遇偶然,而是中國電影的文化宿命。

  姜文抄襲了《辛德勒名單》中,辛德勒知名的“今天是歷史,你是其中一部分”的沉痛表述,將其轉化為諧謔的妓女花魁國際賽的串場詞。姜文和葛優的《花域大選》主持,充滿了幹嚎、尷尬、蹩腳、業餘和不流暢,他們插科打諢的技術,沒法脫胎中國生活環境裡的各種選秀和國家儀式的內在平庸。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