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鄭永年:絲綢之路與全球經濟再平衡

http://www.CRNTT.com   2015-01-06 10:23:40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所所長鄭永年
  中評社北京1月6日訊/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所所長鄭永年文章《絲綢之路與全球經濟再平衡》認為,絲綢之路的戰略意義,在於它就是中國版本的“馬歇爾計劃”。當然,中國應當通過容許和鼓勵西方國家和企業的參與等手段,比美國版本的做得更好,實現更包容和可持續的發展。
 
  從世界經濟歷史的發展和現狀來看,今天的中國正面臨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在實現本身可持續發展的同時,帶領發展中國家走出全球經濟結構性失衡的困局,讓全球經濟在激發增量的過程中,平穩達到結構再平衡。長期而言,中國也有能力帶領非西方國家,針對全球治理與國際合作體制失靈的問題進行改革,以建構一個更公正、包容、有序與可持續的國際經濟新秩序。這兩方面的內容都是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的國際責任。同時,在國際責任的構架內,中國能夠避開西方和美國對中國的潛在圍堵,正面構建“新型大國關係”,從而實現長期的和平發展、民族復興的目標。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絲綢之路才顯現其不尋常的意義。

  為什麼這樣說?首先,現有國際經濟秩序存在著嚴重的結構性失衡。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既是這些失衡的必然結果,也使得這些缺陷暴露無遺。西方國家過度消費,政府舉債度日;美國濫用其鑄幣權,導致國際貨幣體系動搖;全球金融體系系統性風險不斷增高,熱錢到處流竄,導致全球資產泡沫;國際自由貿易秩序,正被區域自貿板塊逐步侵蝕。

  西方的結構性經濟失衡,和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崛起有關。當代新自由主義於上世紀80年代,開始流行於英美國家的撒切爾首相和里根總統時代。開始時焦點在於私有化和政府退出經濟領域。1990年代初冷戰結束之後,新自由主義很快就發展到世界經濟領域,主要是對經濟全球化的理想化,錯誤地認為全球化會形成完美的國際勞動分工,各國可以憑借其“比較優勢”,來促進無限的經濟發展和財富的積累。“看不見的手”和“比較優勢”是古典經濟學的核心。不過,這兩者都促成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

  在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主導下,西方各國在不同程度上走上了經濟結構失衡的道路,主要表現在國內產業格局的失衡、社會性投資與生產性投資的失衡、金融創新與投機的失衡等,而最終則表現為政府和市場之間的失衡。全球化、資本外流、就業不足、過度福利、弱政府等等,所有這些問題是西方經濟結構失衡、經濟和政治失衡的結果。這表明西方的經濟和政治制度,又到了一個改革和轉型的新階段。最近,人們對資本主義的危機討論很多,但在很大程度上,這也是政治危機。到處蔓延的抗議浪潮,只是西方政治危機的其中一個表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