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向科技創新要增長源動力

http://www.CRNTT.com   2015-04-20 07:39:15  


讓創新成為新的增長引擎
  中評社北京4月20日電/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讓創新成為新的增長引擎,十八大提出科技創新體制機制的改革,從要素驅動為主轉向創新驅動為主,創新成為新的增長點。

  上海證券報發表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總裁顧問左曉蕾文章認為,在中國經濟新常態的發展階段推動創新驅動是符合經濟規律的。馬克思經濟學理論認為,當生產關係束縛生產力的發展,生產力就要突破生產關係釋放更大的動力。全要素驅動的生產函數理論認為,長期可持續增長是一個“全要素”概念上的創新的增長,其中包括技術進步和制度進步貢獻的增長。中國新常態經濟的發展,必須改革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創造科技驅動的核心競爭力,實現全要素增長。
  
  全要素增長就是創新驅動

  文章介紹,創新被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驅動力提出來是遵循經濟發展規律的,背後是有嚴謹的邏輯的。道格拉斯生產函數與全要素增長函數是經濟學最基本的增長理論之一。道格拉斯生產函數顯示,資本和勞動等要素投入是經濟短期增長的動力。要素驅動減弱在生產函數上最直觀的表現是經濟增長進入生產函數規模遞減區間,也就是要素投入增長超過經濟增長的區間。我們做了一個簡單的匡算,國內改革開放前三十年中平均投資增長與名義GDP增長水平的差異很小,但是近幾年出現投資增長大大超過名義GDP增長的情況,差異明顯拉大。另一個明顯的要素投入減弱的表現是資本形成率減低。更直觀的一個表現是投資回報率下降,PPI持續負增長說明上游產業是不賺錢的。

  規模遞減的主要原因是勞動力要素供給發生變化。在給定的勞動生產率水平下,資本要素和勞動力要素有一個固定的匹配比例。前三十年的快速發展得益於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的供給增長。各方面只要加大投資,勞動力供給都能夠源源不斷匹配達到必要的要素比例,經濟隨之增長。近年來,剩餘勞動力供給減少,單邊加大投資沒有足夠的勞動力匹配,投資效率根本發揮不出來。提升勞動力工資可以增加勞動力供給,但是要素價格提高也提高了生產成本,在同樣的要素組合下,產出就會減少,規模遞減效應出現。投資回報率降低也與過去較長時間的盲目投資和沒有與時俱進地調整所累積的過剩產能、低附加值、低技術含量等等問題的不合理產業結構有關。對落後的過剩的產業的投資不是有效投資,無效投資回報降低是必然的。在要素驅動減弱的情況下,繼續強行增加投入,只會加劇規模遞減效應,也就是說,需要更大比例的投入增長才能帶來一個百分點的增長,結果必然是更沒有效率的增長。更重要的是,在結構沒有理順之前,大規模地增加投入一定是進入不合理的產業,只會固化結構性的矛盾,累積更大的結構調整壓力。

  當前要素驅動出現瓶頸顯然主要與勞動力比較優勢改變有關。國際經濟發展的經驗顯示,一般來說,要素禀賦優勢改變都具有不可逆轉的態勢。道格拉斯生產函數顯示的經濟學增長理論認為,規模遞減狀態下,可持續的長期的經濟增長要靠技術進步,也就是要靠提高勞動生產率來突破增長瓶頸。全要素生產函數認為,短期增長瓶頸的突破要靠“殘差”的改善。“殘差”是除資本和勞動力以外的所有積極因素,包括科技進步、勞動分工、制度改革、結構調整、新的增長點的培育和勞動力能力的提升等等諸多方面的創新和改善,提高勞動生產率,使勞動力單位時間的產出增加,形成更高的勞動生產率水平下的資本勞動的匹配比例,使在同樣的投入增長下產出增長更高,改變規模遞減的態勢。全要素增長實際上是全面創新驅動的增長。

  坊間關於“繼續加大投資拉動增長”還是“減少投資拉動加大消費拉動增長”的爭論都有偏頗之處。任何時候投資都是必要的,重要的是在新常態要素驅動減弱的情況下,需要通過創新驅動或全要素驅動優化要素配置比例,提升要素驅動的效率,提高經濟增長的效率和質量,既不是簡單加大和減少要素投入的問題,更不是創新驅動取代要素驅動的概念。實際上創新活動也應該常態化,才能不斷優化要素投入的比例,實現常態的有效率的和有質量的增長。合理的投資、消費和進出口的增長結構,也要按照經濟規律市場化地調整,而不應該是人為設置指標帶著某種強制因素的太過主觀意願的行為。

  創新驅動也引發坊間關於“是否應該繼續關注勞動力相對密集的基礎製造業發展”的爭論。創新驅動推動製造業逐漸向技術密集方向發展是必然的趨勢。但是在相當長時間內,特別是在國內經濟新常態發展時期內,創新驅動並不意味著機器人取代人工的勞動,更多是勞動力水平要隨之提升的概念。因為勞動力比較優勢減少是“量”的概念,而創新一定要伴隨能夠適應更高勞動生產率水平的勞動力水平的提升,這樣勞動生產率提升才有意義。換句話說,創新生產力是通過勞動力“質”的變化,使勞動力單位時間產出增加,解決“量”的減少帶來的規模遞減效應。全面理解全要素增長也應該包括“人力資本要素”提升的增長。這也是創新經濟的人才競爭的一部分。美國在嬰兒潮的人口紅利下降後一直保持合理的在潛在增長水平上的增長,實際上與美國經濟的市場機制遵循經濟增長規律,注重科技創新,特別是在IT、信息化、互聯網等領域不斷突破,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勞動力素質不斷提升,經濟增長形態不斷優化的核心競爭力有關。當然也與美國經濟的靈魂般深入骨髓的創新文化,以及特有的創新體制和環境有關。新常態經濟發展需要全要素進步的推動。
  
  信息化時代的科技創新

  文章稱,科技進步是全要素“殘差”的核心之一。“十三五”期間新常態經濟發展階段的信息化互聯網的時代特征,也決定了科技創新是新常態經濟的增長動力,新常態經濟的發展就是創新發展。創新發展將是最適應新常態經濟發展的方式。

  新常態經濟發展階段與第三次產業革命性變化同步,人們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正在發生變化。互聯網電商模式改變了人們的購物方式,移動通訊技術的發展使信息消費幾乎覆蓋任何角落,呈現無極限增長態勢,未來的物聯網將通過信息化的手段實現生活方式遙控化也不是神話,GPS移動定位對駕車人來說也將是全新的駕駛方式的改變。技術創新正在改變人們的消費方式和生活方式。

  技術創新也在改變生產方式。以高科技、智能化互聯網、3D打印和新能源結構為特征的第三次產業革命,在信息化互聯網推動下,像第一次、第二次產業革命一樣,正在改變生產方式。最近有很多關於美國製造業回歸的報道,一些報道解釋的原因是中國低成本比較優勢沒有了,所以美國製造業回歸。這個解釋非常誤導。中國低成本優勢下降絕不意味著美國製造業的成本優勢上升優於中國。低成本優勢只會向低發展水平的地方轉移,絕不會向高發展水平的地方倒退。真正的原因是高科技創新,互聯網新業態、3D打印技術帶來了製造業生產方式的革命。製造業未來可能告別擴張的規模效應,實現私人定制的個性化模式,新的生產方式使美國製造業再現競爭優勢。巨大的創新能力使美國在信息化、智能化、互聯網經濟引領下將產生改變世界第三次產業革命的浪潮,創造美國經濟新的競爭力。中國要參與世界經濟的競爭,未來世界經濟的競爭必然是創新能力的競爭。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建立健全鼓勵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體制機制”,梳理了科技創新三個層次,明確了科技強國的基本努力方向。這三個層面科技創新如果得到發展,科技進步將成為新常態經濟的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創新驅動首先是制度創新

  文章提出,制度進步是全要素增長“殘差”中的另一重要部分。要告別過去三十年的高速發展中政府為主的大規模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減少政府的政策干預、簡政放權,需要大量的制度“創新”來改變政府治理結構、宏觀調控的方式,實現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作用的轉變。從這個意義上說,制度的創新是市場化運行的動力,也是全要素“殘差”增長改善的重要推動力。

  科技體制機制的改革和創新是推動科技創新驅動的關鍵。十八大提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是在關鍵發展階段提出的戰略性改革。中國IT創新落後於美國,製造業創新落後於德國和日本,輕工業產品的創新落後於法國和意大利,表面看起來主要是資金和人才,真正的問題還是出在創新的機制上。

  首先,第一層面的基礎理論研究和國家重大科研項目,繼續由舉國體制支持是合理的,不過在立項和研發資金的使用等環節需要根據研究的領域和特點給予具體的安排。基礎理論是科技發展的基礎,其水平是國家科技實力的重要衡量標準,對基礎理論研究的投入應該是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近年來中國的基礎理論研究不夠活躍,有很多原因,相關的體制機制應該是主要問題。建議國家成立支持基礎研究的專門基金。特別是理論研究的人才難得,對這些人員應該給予較高的待遇,理論研究的成果應該被允許個人署名發表,以示對人才和知識的尊重,鼓勵更多有能力的人從事基礎理論的研究,提高國家基礎研究的水平。

  其次,第一層面原始創新中的“應用型技術研發”部分的體制機制,有很大的改革空間。

  在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方面,可以參照和修改美國模式,推動應用技術的研究和發展。應用性研究機構和理工科大學是優秀應用型技術研究人員最集中的地方,也是應用型技術原始創新的主體。但是因為資金、知識產權、學術評價標準以及缺乏以企業需求和市場需求為導向的渠道和動力等問題,大量的研究資源並沒有被充分利用,從總量上僅次於美國的大量R&D(研究與開發)經費沒有被用在技術創新方面,甚至產生一些R&D經費尋租的現象。我們認為,很有必要針對不同研究資金來源進行一些機制體制的改革。

  第一,企業資金支持的創新模式。建議我們大專院校中的理工院校和技術研究機構,特別是有博士設置的院系和機構,可以參照美國模式,直接面向企業提出研究計劃,幫助企業解決技術革新、產品升級、工藝改造等等問題,提供企業的高端製造和精密製造的研發支持。參與研究計劃的博士生由研究計劃資金支持,除了研究支出以外,允許適當比例的研究經費作為主導教授的個人收入。
 
  面對自身轉型升級壓力的500強企業,應該成為“產學研技術創新機制中的主體”,加強與研發機構的合作加大技術研發支持力度,推動產品的不斷升級換代,向高端和精密製造業發展。這種產學研機制可以優化人才資源的配置,達到產學研多贏的效果,而且在資金和知識產權問題上都非常清晰。

  第二,非企業研究資金支持的模式。如果是學校和機構或者政府科研項目經費支持的研究成果,美國規定知識產權屬於學校或者機構所有,但是研究團隊可以獲得一定比例的專利轉讓資金。另外允許主要研究人員以智力資本入股與被轉讓企業聯合成立公司,完成從發明到產品開發的過程。研究人員參與產品開發實現過程非常重要,技術上的細節是需要專業指導的。產品市場化的過程可以由聯合公司完成,也可以轉讓給有製造能力和市場銷售能力的企業來完成。這樣的機制安排有利於新技術轉化為新產品實現經濟和社會效益,推動企業和經濟的發展。政府各方面提供的R&D的研究經費,一定程度要堅持企業需求和市場需求的研發導向,並建立公開的專業的評價制度和報告制度。工科院校和研究機構為企業市場服務的成果應該納入學術評價和職稱評定的範圍。

  第三,應該創新國內外聯合創新機制。與國外聯合研發創新不能僅限於項目參與式、個別研究人員的派出式,或者國外資金贊助式,應該可以嘗試採取聯合成立研究機構的方式。比如,與德國一些汽車和機械製造企業,與瑞士的醫藥公司聯合成立研發機構,共同出資,共同研發,共享知識產權。這樣中國可以在一些領域與世界先進水平齊頭並進。當前,完全可以在光伏發電領域與德國企業或者研究機構開展聯合研究的合作。

  第四,創新大企業創新機制。中國500強中的大型製造企業除了在產學研協同研究機制中發揮主體作用以外,自身也應該具備研發能力,進一步發揮“大型企業創新骨幹作用”。富士康能夠壟斷蘋果產品的製造市場,與其不斷進行的適應蘋果產品發展的工藝改造有關。如果我們的大企業能夠做一些結構調整,把各自的生產製造工藝技術中已經比較成熟穩定的零部件生產製造拆分外包給合格的中小企業,形成細化分工的衛星配套企業群,而公司主體部分主要是圍繞主營產品的研發設計和創新,改進生產工藝和市場推廣銷售等等。換句話說,生產外包,生產鏈兩端成為公司經營的核心部分,不斷加強研發和技術創新,形成高端製造業的核心競爭力。這樣重新安排有“強化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發揮大型企業創新骨幹作用,激發中小企業創新活力”的效果。

  科技創新的第三層面是引進消化再創新機制的改革。這裡的機制創新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過去技術引進吸收是通過大企業實現,而在新機制下,可能主要通過中小企業來完成;二是通過開放的方式來完成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過程。
  由於互聯網和3D打印技術的發展,大量新產品的開發實現過程不需要採取原始的模具工藝,而是利用互聯網移動通訊以及計算機軟件技術輸送和處理相關參數,通過遠程“眾包”的方式來拆分模擬,並用3D打印實現新產品部件的模具製造,完成模具組裝和質量測試後,新產品開發實現過程完成。這種“分拆眾包”方式的開發過程,第一是沒有國界的全球開放,第二是小企業甚至個人完全可以成為參與主體。中國應該抓住這種開放式的科技產品開發和生產活動機會,實現科技產品的吸收消化再創新和承接規模化生產。

  建議支持一批有行業研發咨詢支持的投資基金和投資公司,向美國中小型科技產品開發企業投資。同時,要幫助國內創新製造型企業對接這些產品開發企業,參與“眾包”產品模具的開發過程,“激發中小企業吸收消化高科技創新活力”,爭取讓一批中小企業成為承接美國高端創新產品的規模化生產製造商。另外,可以充分發揮千人計劃中海歸科技人員與美國企業、大專院校和研究機構的聯繫,作為技術轉讓的中介,對接國內有能力的中小企業吸收消化科技產品並承接高端製造。中國三十年發展起來的製造業中心地位,完全可以成為高科技產品配套和生產的製造業中心。

  國內的企業、大專院校和研究機構的技術轉化和產品開發也完全可以採取這種模式。中小企業受到資金和人才的約束,進行原創技術創新不是很現實,但是應該有吸收消化一些高科技產品生產技術的能力。通過這種機制,“激發中小企業吸收消化高科技創新活力”,可能誕生一大批承接高端製造的中小企業,實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經濟發展形態,製造業轉型升級也可以在消化、吸收、轉化新的技術和開發創新產品過程中實現。

  最後,應該建立制度創新對經濟增長貢獻的量化評估機制。比如,改革初期安徽小靳莊開始的生產責任制改革,可以從對比改革前後的糧食產量,計算直接對國家糧食供給增加的貢獻,計算勞動生產率水平的提升所釋放的農村剩餘勞動力對工業化城市化發展的貢獻等等,由此來量化評估當年農村生產責任制改革對當期經濟發展帶來的重大貢獻。另外,2014年的簡政放權後,助推了超過1000萬的中小企業的誕生,可以統計這些企業提供的就業人數、創造的新增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填補了哪些方面的產品和服務的空白、對2014年穩增長產生多大的綜合影響等等,全面科學評估簡政放權的政務體制機制改革對2014年經濟平穩增長的作用。

  如果“十三五”期間能夠實現科技創新機制的改革,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將有跨越式進步,中國經濟完全可以在“十三五”期間走出中等收入陷阱,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面小康,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