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增加人口數量並不是中國經濟特效藥

http://www.CRNTT.com   2015-10-24 07:45:14  


  中評社北京10月24日電/從人口替代率的角度來說,一對夫妻平均生育2.1到2.2個孩子,才能夠保證人口的數量和年齡分布保持正常狀態。從這個角度來看,無疑當前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會導致人口老齡化,並對經濟帶來壓力。

  證券時報發表信達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嘉禾文章表示,但是生育率的下降和人口老齡化,並不簡單是一個政策的問題。

  目前,儘管中國的二胎政策有所放開,但是符合條件的家庭真正生育二胎的並不多,許多評論即將此歸結於政策尺度不夠帶來的結果,似乎只要政策足夠生育率就會上升,而忽視了社會發展中必然面對的生育率下降的問題。

  文章介紹,在李光耀所著的《李光耀觀天下》一書中,李光耀明確提到了對新加坡人口問題的擔憂,指出儘管政府加大對生育子女的補貼(而不是中國目前實行的限制),新加坡的生育率仍然很難提高。新加坡人並不像幾十年前一樣願意生育子女,這關乎個人一輩子的生活選擇問題,而不僅僅是社會補貼所提供的金錢所能左右的。

  他指出,生育率的下降來自多種方面,社會分工的細致導致的人與人之間溝通減少、社會功能完善導致對子女依賴的減少、個人娛樂的豐富導致的家庭凝聚力下降等因素,都造成了新加坡的生育率下降。在這種情況下,新加坡只有通過不斷引進年輕的海外移民,才能夠緩解生育率下降所帶來的問題。

  事實上,不只是新加坡,目前全球的發達經濟體大多出現了生育率下降的現象,造成老齡化日趨嚴重。能夠通過移民緩解此一問題的國家,如美國,則對其後果感覺尚不明顯,但如日本等單一民族國家,則飽受老齡化困擾。

  文章稱,我們必須意識到,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化,在許多層面上人們的生活被改變了,而這種改變會帶來生育率不可逆轉的下滑。儘管社會政策的制定,能夠在某種程度上減小下滑的速度,但是把生育率的降低完全歸責於社會政策、期望通過制定完美的政策就能徹底解決老齡化的問題,無疑是不切實際的。

  當一個公民發現自己年輕時可以選擇除了生兒育女以外的更豐富多彩的生活時,當社會的觀念變得越來越開放、不再以是否生兒育女、尤其是中國傳統的生兒子為人生的成功象徵時,當一個中年人發現自己年老之後可以依靠養老金、醫療保障、而不是只能依靠子女生活時,當人們工作內容越來越細分化、專業化,導致和異性接觸的機會越來越少時,社會的生育率必然會下降。

  另一方面,無論是中國限制式的生育政策,還是新加坡鼓勵式的生育政策,其都不可避免的帶來一個結果,即越是發展水平較低的人口區域,其生育率反而越高。

  文章分析,在限制式政策下,發展水平較低的區域的監管力度會相對較弱,導致生育率增加。在鼓勵式政策下,則發展水平更低的區域對財政刺激的敏感度更高,因此也會導致生育率增加得更快。由於發展水平的高低往往和人口受教育水平呈正相關關係,因而此兩種政策都會導致整體社會的教育水平、包括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水平有所下降,而這卻是人口控制政策始料未及的。

  換一個角度來說,即使中國的人口政策能夠順利地增加生育率、解決老齡化問題,我們又會面臨另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人口膨脹。由於中國是全球人口第一大國,任何試圖解決老齡化問題的人口政策都會帶來已經有13億多的族群進一步擴大,而過多的人口會導致中國陷入經濟發展的致命陷阱:沒有足夠的資源。

  由於現代社會的發展和繁榮,需要消耗大量的資源,因此即使是將中國的人均經濟水平發展到如希臘、意大利的發展水平,也將意味著巨大的資源消耗,而這與中國當前自然資源匱乏的現狀是衝突的。在試圖用更多的年輕人口解決老齡化問題時,我們一定要思考如何解決更多的人口需要更多資源的問題,而這個問題並不容易回答。

  文章最後說,解決人口問題是一個相當複雜的社會工程,並不是簡單的“放開政策、刺激生育”就可大功告成。也許,我們需要做的並不是簡單的調整人口結構,在合理化教育以增加單位勞動力生產力、理順市場和法制機制以減少浪費和重複建設、拓展高齡人群就業範圍以避免人才浪費等方面,我們還有更多的事情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