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目前中國經濟的基礎十分穩固

http://www.CRNTT.com   2015-12-10 08:04:25  


  中評社北京12月10日電/當前的整體宏觀環境雖然也極富挑戰,但遠沒有1998~2002年時那樣危險和困難。目前中國經濟的基礎實際上遠比1998~2002年更為穩固。

  新浪財經發表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梁紅文章分析,首先,1998~2002年間人民幣的貶值壓力尤甚當前。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中國貿易夥伴的貨幣對美元大幅貶值,其中部分鄰國對美元貶值近50%。因此,在1997至1998短短一年的時間內,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升值約20%;2000-2001年互聯網泡沫破滅後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再被動升值15%。另外,當時疲弱的經濟狀況也加劇了人民幣匯率的貶值壓力。

  儘管有言論稱,1994年將官方匯率與外匯調劑價格並軌的人民幣匯率改革已經釋放了人民幣的貶值壓力。但我們認為,1994年前1:5.7的官方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是明顯高估的,1994年的貶值只不過是對這種高估的一次性修正。當時的人民幣兌美元調劑匯率高於官方匯率,一度達到1:10,而且有80-85%的外匯交易都在外匯調劑市場中進行。

  因此亞洲金融危機後亞洲貨幣的普遍大幅貶值使得人民幣匯率再次面臨顯著的貶值壓力。對比當下,我們測算人民幣大約高估了3%-8%,遠不及1998~2002年的高估程度。另一方面,1998年我國的外匯儲備僅有1450億美元,大致為當年 GDP的14%,而如今我國外匯儲備已上升到3.5萬億美元,相當於GDP的32%。

  其次,國有企業及產能過剩行業在經濟中的比重明顯低於當年。1998年,工業企業總體的虧損情況比現在嚴重得多——虧損總額達到1,737億元,較同年的利潤總額高出19%。1998年的35個工業行業中有5個行業出現全行業虧損,而目前的41個工業行業中僅有1個行業全面虧損。更重要的是,1998年的虧損行業占比較高——從業人員占全體製造業從業人員的29%,收入則占到20%。

  相比之下,現在工業部門的總體狀況要好得多。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作為唯一虧損的行業,約有360萬從業人員,占全部製造業從業人員的4%(若計入其上遊行業的話,該比例為6%);同時該行業收入占工業企業總收入的6%。即使加總現今所有的產能過剩行業[3],其占製造業收入的比重也只有18%。此外,第二產業增加值在GDP中的總體比重(不包括建築業)已經從1998年的40%下降至2014年的36%。

  第三,私營部門已逐步發展壯大,無論是以收入,還是以其創造的就業機會而言(後者的影響更為顯著),都成為了當下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僅在第二產業內(不包括建築業),規模以上[4]私營企業的數量自1997年以來增加了近3倍,目前達到了34萬家,而國有企業的數量從1997年的7.4萬家減少至1.9萬家。

  更重要的是,私營部門更有活力且效率更高,在生產及就業方面發揮了更大的作用。私營企業在工業企業總收入中的占比從1998年的48%上升至2015年的近80%。同時,目前私營企業提供了83%的城鎮就業崗位,而1998年該比例還不到50%。

  第四,當前的就業壓力與當年不可同日而語。1997~2002年間,約3,000萬勞工從國有企業流出,為當時全部城鎮就業人員的近七分之一。時至2015年,產能過剩行業的全部從業人員為1,270萬人,僅相當於目前全部城鎮就業人員的3%左右。

  此外,由於95~96年農產品價格大幅下滑,1998~2002年期間約有1~2億農村勞動力湧向城市。如今,雖然國內農產品價格的下行壓力以及潛在的土地和戶籍制度改革或將在未來幾年促使農村勞動力繼續向城鎮轉移,但隨之而來的就業壓力應當遠遠沒有當年那麼嚴峻。

  再者,當前銀行業的財務狀況遠遠優於當年。上世紀90年代末至本世紀初,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所公布的不良貸款率達20~30%,大致相當於1997年GDP的四分之一左右。此後的幾年裡,共有2.8萬億元的不良貸款被清理,這相當於1997年人民幣貸款總量的37%和GDP的35%。雖然有部分比較悲觀的投資者認為當前銀行業的狀況與1998~2002年時類似,但實際上目前銀行業的資產質量問題遠比當時可控。

  大部分研究估算的不良貸款率在5~10%之間,即需要清理的不良貸款大約相當於如今GDP的7~14%,遠遠低於90年代末的規模。考慮到目前企業整體盈虧狀況勝於當年,本輪潛在的不良貸款形成率可能遠不及當年。此外,當前銀行業的存款準備金率為17.5%(對比1997年時的13%),貸存比只有66% (1997 年為91%),以及整體核心資本充足率在10%以上,這些條件都有助於對抗不良資產造成的衝擊。

  最後同樣重要的是,過去十年來公共部門的資源大幅增加。與1998~2002年類似,本輪的供給端改革可能也需要政府的參與和公共部門資源的投入。與全球絕大部分國家相比,中國政府目前擁有的資源無可比擬。如圖表4和5所示,目前中國公共部門的資源大幅增加,包括公共部門存款(目前相當於GDP的 38.3%,對比1998年的4.1%)、財政收入(目前相當於GDP的22.8%,對比1998年的11.6%)、外匯儲備(目前相當於GDP的32%,對比1998年的14.1%),以及政府擁有的國有企業股權和土地資產等等。

  文章認為,總的來說,當下中國經濟正面臨多重考驗,但形勢或不及1998嚴峻。政府部門可運用的資源更加豐富,能夠為經濟改革和轉型提供“鎮痛劑”。不少人將1998~2002年改革的成功歸功於當時的領導層——自信、目標明確,而且有出色的執行力。無可否認,回過頭來看,上世紀90年代末的改革強而有力,成果斐然。

  然而,許多結構性改革的成就在當年並未得到充分的認可。例如,即使中國經濟在1998~2002年成功實現轉型後,全球對中國克服其結構性難題或避免嚴重經濟衰退的能力仍有許多質疑的聲音。本世紀初的海外書籍和媒體封面文章中,例如“中國即將崩潰”,“中國岌岌可危”以及“泡沫將立刻破滅”等聳人聽聞的標題屢見不鮮。

  此外, 90年代末也有人質疑中國的官方統計數據是否誇大了其經濟增長率[6],而很快在2004~2005年,這些懷疑又變成了中國是否低估了其經濟增長率。因此,雖然目前市場普遍認為當下中國經濟趨勢下行,前景較為黯淡,但從歷史經驗來看,我們不應忽視中國實行全面的供給端改革、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