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凌友詩:一帶一路之人文稀缺與兩岸合作

http://www.CRNTT.com   2015-12-12 00:21:27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榮譽研究員淩友詩(中評社 王永雪攝)
  中評社泉州12月12日電(記者 王永雪)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榮譽研究員凌友詩昨日在第三屆“中華文化發展方略——兩岸四地文化沙龍”上表示,我們在“一帶一路”的規劃上首先要在戰略規劃上把文化和經濟放在平行地位上,同樣重視,兩岸應一同創造文教事業,為“一帶一路”培養人才,振興中華民族。

  2013年年底,中國大陸提出“一帶一路”的倡議,旨在促進沿路國家的共同發展和共同繁榮。“一帶”指的是古絲綢之路經濟帶,沿路經過我國的陝西甘肅新疆,穿越中亞、西亞以及歐洲、北非。“一路”指的是海上絲綢之路,順著明代鄭和下西洋的海路,從江蘇和福建出發,沿路經過,中南半島,印度阿拉伯半島抵達非洲的北部和歐洲。

  凌友詩表示,我國恢復陸權的目的,並不在於稱霸,而只在保護世界的文化多樣性與國際政治的多極性,使得人類傳統的和諧秩序得以恢復。唯有文化的感染力,和對彼此文化的尊重理解,在做一深度的互通之後,方能達到“一帶一路”的初衷,“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可是目前我國的文化感染力,和我們去了解尊重“一帶一路”其他各國文化的能力,恰恰就觸動了我們最薄弱的環節。我們在“一帶一路”的規劃上就必須做出一定的調整。首先,在戰略規劃上要把文化和經濟放在平行的地位上,同樣重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