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論壇:大陸對台工作成效評析

http://www.CRNTT.com   2017-01-23 00:05:37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李振廣(中評社 秦正陽)
 
  李振廣: 兩岸加速融合趨勢不可逆 成效顯著

  北京聯大台研院副院長李振廣表示,如果說2008年到2012年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播種和拓展階段——實現了兩岸三通,兩岸交流合作的範圍逐漸擴展,那麼從2012年11月開始至今的這一段可以說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深入推進與成果鞏固、深化階段。自十八大以來,兩岸關係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島內局勢的影響,但總體而言,也正是在這幾年當中兩岸關係發展取得了紮紮實實的進展。中央對台政策的成效是突破性的,實實在在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保持了台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李振廣說,這是這一時期中央對台工作的重要成效。中央對台政策在現階段有兩大目標,一是維護台海的和平與穩定,為大陸的崛起創造出穩定的周邊環境;二是推進兩岸關係的深入發展。維護台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為大陸抓住21世紀頭20年這一戰略機遇期實現大陸的崛起,是進入21世紀以來大陸對台政策追求的重要戰略目標。從2008年開創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局面在2012年之後仍舊得以延續和發展,台海和平與穩定繼續維持。儘管自2014年台灣爆發太陽花運動,2014年台灣九合一選舉以及2016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帶來台灣政局發生巨大逆轉,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兩岸關係。但是,中央在對台政策方面保持高度的戰略定力。

  李振廣表示,中央台辦堅決貫徹執行中央對台大政方針,推行兩手都硬的對台政策。第一,大力推動交流;第二,堅決反對“台獨”。在大陸對島內“台獨勢力”的高度警惕和反“台獨”的高壓之下,“台獨勢力”未敢輕舉妄動,台海維持了基本的和平與穩定。從全域的角度說,能夠為大陸崛起創造和維持一個穩定的台海環境,可以說是自2012年以來中央對台工作最重要的成效之一。特別是能夠在2016年5月民進黨上台後繼續維持台海的和平與穩定,使台灣問題不成為幹擾大陸崛起和實現現代化的主要因素。可以說中央台辦在這一過程中貫徹中央意志,實現了中央的戰略意圖,這就是中央對台工作的重要成效。

  其次,把兩岸政治關係推上一個新的制高點。

  李振廣指出,在2012年之前的60多年中,兩岸之間的政治關係是隔著台灣海峽遠距離對峙,雙方沒有正式的政治接觸。1992年兩岸達成的“九二共識”也是雙方通過授權海協會和海基會這兩個民間組織完成的。從20世紀90年代到2012年,海協會與海基會這兩個民間組織在兩岸關係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雙方公權力部門之間沒有正式的交集。但兩岸關係的逐步解決和最終解決畢竟不能僅靠經授權的兩岸民間團體之間的協商談判來完成,特別是要實現兩岸和平統一就必須與台灣當局面對面商談兩岸事務及落實“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事宜。自2008年兩岸關係進入和平發展階段之後,兩岸關係面臨著發展瓶頸——兩岸公權力部門能否直接溝通交流、協商談判,是提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品質,推進兩岸和平統一進程的重要觀察指標。

  李振廣說,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兩岸關係長遠發展的戰略高度果斷決策,相繼實現了兩岸政治關係的兩次重大突破。第一次是2013年10月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印尼巴厘島會見蕭萬長一行時提出,“對兩岸關係中需要處理的事務,雙方主管部門負責人也可以見面交換意見。”就在這次會議上,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與台灣陸委會主委王郁琦進行了簡短寒暄。這是六十多年來兩岸公權力部門負責人破天荒第一次直接會面。從此啟動了國台辦與台灣陸委會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溝通協商的制度化,實現了兩岸政治關係的一次重大突破。第二次重大突破則是2015年11月7日兩岸領導人習近平、馬英九在新加坡舉行的習馬會。

  這是1949年以來兩岸領導人的首次會面。用習總書記的話說,“兩岸領導人見面,翻開了兩岸關係歷史性的一頁。”過去兩岸關係起起伏伏,有軍事對抗、政治對峙,兩岸的政治和解一直沒有完成。此次兩岸領導人的會面、握手、舉行會談,意味著台海兩岸以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為政治基礎在政治結構上已經完成了正式的和解。這是兩岸政治大和解的標誌性事件,也為以後和平解決兩岸問題打開了大門。

  李振廣表示,從兩岸公權力部門的接觸與協商制度化,到兩岸領導人的正式會面,兩岸政治關係中這兩大歷史性突破,為未來兩岸商談和平統一提供了基本的路徑。從一定意義上講,十八大以來兩岸關係取得的這兩次關鍵性突破,給未來的兩岸關係樹立了政治標杆,是兩岸關係發展在現階段的政治制高點。雖然兩岸關係會有暫時波動和起伏,但這一政治標杆確立了兩岸關係發展的方向。

  第三,推進了兩岸經濟社會的深度融合。

  李振廣說,自十八大以來,兩岸關係特別是兩岸經濟社會融合持續向縱深發展,從經濟和社會的層面削弱了“台獨”的經濟社會基礎。在經濟層面,兩岸簽署的ECFA及其後續協議,為兩岸經濟關係制度化以及兩岸經濟融合發揮了重要作用,兩岸經濟合作與經濟融合呈現不可阻擋之勢。據大陸海關總署的統計,2016年兩岸雙邊貿易總值是1.1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6%,占同期大陸外貿總值的4.9%。台灣是大陸的第七大貿易夥伴,其中大陸對台出口2664.3億元,自台進口9204億元,增長3.4%,貿易逆差6539.7億元,擴大6.9%。

  另據台灣方面的統計,台灣地區2016年全年出口2804億美元,較上年減少1.7%;全年進口2309.4億美元,較上年減少2.6%。這組資料說明,在2016年台灣進出口貿易整體衰退的情況下,只有與大陸的貿易還在增長,大陸仍是台灣最大交易夥伴、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這一組最新資料意味著兩岸經濟的深度融合,特別是台灣經濟、產業對大陸市場高度依賴。大陸市場是台灣經濟的壓艙石,兩岸經貿關係決定台灣經濟的盛衰沉浮。

  最後,李振廣總結說,在兩岸社會融合層面,儘管受民進黨上台執政的影響,但是2016年兩岸文化交流、體育衛生交流、民族宗教交流、教育科技交流、兩岸法界交流等持續進行。2016年兩岸人員往來依然高達934萬人次。兩岸民間交流、基層交流、青年交流,各類體驗式、互動式、參與式交流活動增多。越來越多的台灣青年和學生來大陸交流、實習,尋找發展機會。這些簡簡單單的資料表明,兩岸之間的社會融合正在持續加深。儘管曾經有台灣的太陽花運動以及民進黨上台執政的負面影響,但這只是兩岸深度融合進程中出現的暫時的排異性反應,自2008年以來加速發展的兩岸融合趨勢已不可阻擋,也是不可逆的。兩岸經濟社會的深度融合可謂是十八大以來中央對台工作的重要成效之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