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評深度專訪:黃梓謙談下屆香港特首成與敗

http://www.CRNTT.com   2017-02-17 00:19:42  


  
  胡國興的政綱集中在政治,他有很具體的政改方案,比如選舉選委會25萬的選民基礎擴大到100萬人,再擴大到300萬人。他也提到了《基本法》第22條(中央人民政府所屬各部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均不得干預香港特別行政區根據本法自行管理的事務)應該進行本地立法。作為大法官,他的法律能力遠勝政治能力,他的講法在法律上不一定錯,但在政治上就難以實行。
 
  現在可喜的是,三位參選人都強調兩個內容:第一,人大831決定必須尊重;第二,“反港獨”以及承認有憲制責任就23條立法。林鄭雖然還沒有提及這兩方面,但從過往的言論看,她也不會反對。也就是說,四位參選人的言行和政綱都應該符合“一國兩制”和《基本法》。
 
  中評社:您認為,提名期結束後,情況還會不會發生變化?
 
  黃梓謙:提名是具名的,投票是不具名的,所以入閘前和入閘後會是兩個局面。香港的特首既要向中央人民政府負責,又要向香港市民負責。就向中央負責而言,我認為四位參選人都合格,他們的政綱也相當接近。如果順利當選要100分,中央政府的信任占50分,港人的擁戴占50分,現時我無法判斷四人在爭取中央信任方面為何會有大差距;至於港人擁戴這一項,主要參考比較有公信力的民調結果。兩項加起來,總分最多的人,應該最有機會當上行政長官。
 
  上屆特首選舉,唐英年和梁振英是兩個主要候選人,他們都是中央信得過的人,但一直有人說唐英年得到的信任度更高。不過到了最後階段,梁振英的民望不斷上升,甚至領先唐英年,最後他順利當選,選舉結果和民調結果完全一致。如果幾位參選人在政綱內容和言行表現都分別不大,那麼民意就非常關鍵。如果最終選舉結果和民意指向不一致,新特首上任後也很難以管治。
 
  中評社:您認為,選舉會不會有第二輪?存不存在流選可能?
 
  黃梓謙:很難說。到目前為止,林鄭月娥還沒有把所有政策擺上檯面。另外,下一階段的電視辯論有機會改變市民意向,進而影響選委意向。就如我上面所說,泛民也要面對民意的壓力,跟著民意走。
 
  我認為,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不是比拼政綱,而是修補社會撕裂的能力。我相信,中央政府也樂於見到香港社會修補撕裂,否則也不會願意給泛民主派議員重發回鄉證,而王光亞主任也不會說“泛民屬於建制”。修補撕裂,最重要的是獲得非建制派的諒解,終止無止境的二元對立。
 
  未來的特首要讓中央滿意,市民滿意,缺一不可。在選特首一事上,香港市民是嚴肅對待的,過去的何俊仁、梁家傑民調都不高,在最後也沒有拿多少票,因為市民知道他們不是認真的參選人。香港人很務實,梁國雄能選進立法會,不等於可選到特首。
 
  中評社:您認為,下屆政府有無可能重啟政改?
 
  黃梓謙:重啟政改有兩個條件:第一,方案要符合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第二,要得到立法會2/3議員通過,超越建制光譜,得到部份非建制陣營的支持。
 
  今次幾位參選人,除了胡官,都沒有就政改交出具體時間表。有人認為,下屆政府應該休養生息,集中經濟、房屋和教育。我認為如果下一位特首要啟動政改,就必須撫心自問,到底能否取得不同政治光譜的支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