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現場:台生談台灣會館 一個“避風港”

http://www.CRNTT.com   2017-07-25 00:11:21  


台灣高雄的20位台灣學習媒體的學生和青年媒體人在台灣會館前合影。(中評社 李娜攝)
  中評社北京7月25日電(記者 李娜)“我知道了台灣會館的存在,還蠻感動的,就像是給台灣人的一個‘避風港’。”來自台灣文藻外語大學傳播藝術系的學生劉映廷動情的說道。

  劉映廷表示自己一開始不了解台灣會館的主要作用是什麼,聽完講解後,她表示非常感動,“像北京這麼大的一個城市,這麼多人向往的地方,可是還能想到台灣這個‘小弟弟’,就像‘大哥哥’在照顧‘小弟弟’,給我們一個家,一個容身之所。”

  24日下午,來自台灣高雄的20位台灣學習媒體的學生和青年媒體人走進前門大街的北京台灣會館。

  清康熙年間,鄭成功收複台灣後,將科舉制度推向台灣,推動了儒學在台灣的傳播與發展,台灣人才輩出,不少台灣士子進京趕考,台灣會館便成為他們落腳的地方,一直到今天,台灣會館都是在京台灣人聚會和活動的重要場所之一,也被稱作“台胞之家”,長期由在京的台灣人及其組織使用和管理,延續至今已有123年的歷史,是北京重要的歷史文化遺存。它既見證了在京台灣人的活動,也見證在京發生的一些重大涉台歷史事件。

  台灣會館1985年正式交給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經管。1993年起,台灣會館開始陸續進行修繕擴建工作。新台灣會館主要分為京台交流史展示區、貴賓接待區、多功能會展區和民俗文化體驗區四個展示區域。

  北京台灣會館也是大陸唯一的台灣會館。歷史上,台灣同胞往來京台兩地從未間斷過,台灣會館的存在,是台灣與大陸、台灣同胞與祖國聯繫的歷史見證,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台灣會館先在仍然繼續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搭建京台兩地合作交流的新平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