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張亞中論兩岸和合之道

http://www.CRNTT.com   2018-02-12 00:09:55  


 
  兩岸的另一個不同在於“方法論”。北京十九大前後的策略,不管是十九大以前以“入島、入心”,以台灣為主戰場的“交流”策略;或十九大以後,以大陸為主戰場的“融”(或“吸”)策略,都是一種“唯物論”的思考,認為經濟利益可以改變政治認同,當台灣民眾對大陸的市場經濟產生依賴時,其政治立場與認同也會發生改變。北京認為,隨著大陸經濟的快速發展,地緣相近的台灣,對於大陸的依賴必然愈深,因此認為,時間最終是站在大陸這一邊。

  民進黨的方法論則屬於“唯心論”的思考。民進黨會認為,台灣目前這麼多“天然獨”都是透過政治歷史文化教育所達成,只要再一、二十年的時間,當台灣四、五十歲以下的人都是經過去中國化的歷史教育成長,再經歷台灣的民主選舉,台灣人民在心理的認同上與大陸將會存在著結構上的距離。因而,民進黨的方法論就是一個“拖”字,他們認為時間拖得愈久,愈有利於“台獨”的成功。

  國民黨的方法論,也是一個“拖”字。以兩岸制度不同,不接受“一國兩制”作為其“拖”的理由,但是卻沒有告訴人民拖的目標為何?以前國民黨還有“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為目標,現在卻只剩下“維持現狀”了。

  五、立場目標清楚,但“方法論”則不足

  兩岸一直存在這個問題,即兩岸到底是一個甚麼樣的關係?北京的立場是,兩岸都是中國的一部分,但是又堅決主張“一國兩制”。如果按照目前“一國兩制”在港澳運作的情形,北京是中央,台北將是地方,或許可以享受的待遇更高過於港澳,但是位階方面仍是中央與非中央的不平等關係。這使得台北,特別是國民黨執政期間,對於是否要與北京進行對話,以確定兩岸的政治關係,裹足不前。兩岸政治關係定位沒有確定以前,兩岸仍處於敵對狀態,也就是1949年迄今的兩岸敵對狀態將無法結束。

  民進黨的基本思考是分離主義,目標是“一邊一國”,這使得兩岸和平協議更沒有簽署的可能。更何況,民進黨希望兩岸的敵對狀態一直存在,如此可以將大陸塑造成為打壓台灣的“他者”,這對於爭取“台獨”是有利的。

  北京仍舊信仰馬列主義,習近平在此次十九大報告中,談了9次馬克思主義,5次馬克思列寧主義,即使也談了62次“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但是仍強調其內涵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也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這樣的政治意識形態,對於長期接受反馬克思主義的台灣民眾而言,將對兩岸制度的融合充滿戒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