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現場:京台學研互鑒與地方文化交流

http://www.CRNTT.com   2018-06-25 00:25:02  


台灣高雄中山大學中國語文系副教授羅景文(中評社 孫立陽攝)
 
  台灣慈濟大學宗教研究所教授林美容表示對人類學研究者而言,接觸活生生的人,並感受他們的關心、他們的情感、他們的歸屬、他們的願望,是這個學科與其他的學科最不一樣的地方。人類學者離不開人,而人離不開地方,也因此常觀察到人類學者對他所研究的地方產生特殊的感情。在台灣進行研究的外國人類學者,在台南研究的喜歡台南,在台東研究的喜歡台東,在台北研究的喜歡台北的大街小巷。不管他們來自哪一個國家,他們都很喜歡台灣。其實,一個逆向的道理也是存在的,因為喜歡哪裡,所以去哪裡做研究。

  台灣財團法人國政研究基金會文教體組特約研究員陳春霖指出,文化產業具國家整體發展戰略高度,推動時需釐清階段性重點是追求文化對外影響力的提升或關注民眾對於本文化的傳承與認同的課題。唯無論前後者,其效益均無法一蹴可幾,而是一條漫長的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傳播過程。而從文化傳承發展視角而言,文化產業發展是文化傳播的手段而非目的。小區、村落或鄉鎮是在地文化傳播的基礎單位,在地受眾的積極培育則是文化與產業發展的核心課題。必須清楚認知文化產業無法從天而降,更難無中生有,而需挖掘沉澱,去蕪存菁而成。

  中國巴山文化研究會會長鐘昌斌指出,文化遺址遺存積聚著一定地域十分重要的文化訊息,它一個側面深刻反映著這一地域特定歷史條件下的政治經濟文化狀況,深入研究一定地域內的文化遺址遺存,不僅對構建這一地區地方學產生重要影響,更重要的還會對推進這個地區的發展提供借鑒。

  北京師範大學社會學院副研究員鞠熙指出、城市化浪潮席捲下,村落空心化成為全球普遍現象。“京西幡會”儀式至今已連續堅持三十餘年,並於2011年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幡會儀式成為形成村落認同、共同體意識與村民組織的核心紐帶。在小區解體、村落空心化的背景下,幡會儀式何以保持強大的生命力?經過長期田野調查,他認為,長期的集體生產方式所鑄造的共同體精神仍有餘威;雖然有消退跡象,但血緣與地緣的紐帶仍在發揮作用,對民間藝術的熱愛亦是組織動力之一;神權權威減弱,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稱號成了新的神聖感來源,對村民構成新的感召力與凝聚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