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汪毅夫:閩、台兩地的“幹部交流”

http://www.CRNTT.com   2018-08-04 01:31:18  


汪毅夫系全國台灣研究會副會長(中評社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8月4日電(作者 汪毅夫)本文要談的是清代閩省“內地”與閩省“台地”官員互調的情形。                           

  據《清實錄》,康熙二十七年(1688)九月二十四日,“命台灣文武官缺,准該撫於閩省見(現)任官內揀選調補”;雍正七年(1729)二月四日,“吏部議複:台灣各缺,向例三年期滿,稱職者加升銜再留三年,方准升用。該員家屬,恪於成例,不得帶往,難免系念。今奉旨,調往各官,到任一年,令督、撫於內地揀選賢員到台協辦,半年後即令舊員回至內地補用。海疆既得諳練之員,而各官又免瞻顧之憂,應永著為例。至協辦人員,既從內地調往,則內地員缺,需員署理,應於每年七八月間,由臣部請旨,照台地道、府、同知、通判、知縣等員揀選人員命往,以備調補委署之用”。至於“台灣文職員缺”中的“教職員缺”,清廷明確規定:“台灣府學訓導及台灣、鳳山、諸羅、彰化四縣教諭、訓導缺出,先從漳、泉七學調缺內揀調,不敷,再於通省教職內揀調”。                         

  1994年,我曾以閩江流域與台灣地區為例,從一個側面研究清代福建內地與台地官員互調的狀況,並在《文化:閩江流域與台灣地區》(收拙著《中國文化與閩台社會》,海峽文藝出版社1997年版)一文裡報告官員互調的事例近百件。如,“台灣縣歷任知縣中從閩江流域調往的有顧中素(康熙三十四年由閩縣知縣調任)、盧承德(康熙三十六年由沙縣知縣調任)、陳濱(康熙四十一年由古田知縣調任)”等;又如,“台灣淡水撫民同知莊年於乾隆七年升任建寧知府、諸羅知縣葉克堉於乾隆二十九年調任南平知縣”等。              

                 2018年8月3日記於北京   

  (作者汪毅夫系全國台灣研究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