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評專論:農產輸陸台東模式讓民進黨很焦慮

http://www.CRNTT.com   2023-06-26 00:12:48  


在台東縣長饒慶玲2年的奔走與溝通協調下,符合規定的台灣釋迦終於重返大陸市場。(照:饒慶玲臉書)
  中評社台北6月26日電(評論員 林淑玲)國台辦日前宣布恢復有註冊包裝廠與果園生產的台灣釋迦重新銷往大陸。台“農委會主委”陳吉仲隨即抨擊台東縣政府,稱農產品外銷不必自貶“國格”,引發台東地方不滿,遭饒慶玲反擊是“穿國王的新衣”。全台農漁民最近都很羡慕台東釋迦終可返回大陸市場,民進黨政府攻擊“台東模式”正是曝露綠營大選前對可能失去農漁民選票的高度焦慮。

  2021年3月以來,大陸因疫病蟲害及農藥超標等因素停止自台灣輸入鳳梨、鳳梨釋迦、蓮霧及石斑魚等農漁產品,民進黨政府不認九二共識無力協助農漁民通溝協調,讓農民蒙受損失。這次的“台東模式”是台東縣政府與農民、學術界合力推動,獲得大陸支持認可的方案,花了2年時間。如果其他地方政府運行得宜,其實是可比照辦理,透過溝通改善產銷,嚴訂品質規範,讓先前退出大陸市場的台灣農漁產品重新在廣大的大陸市場上架,創造多贏。

  但很可惜的是,“台東模式”一推出,民進黨政府不分青紅皂白就鋪天蓋地攻擊,讓台東縣政府非常委曲,也影響農漁民生計。綠營出重手無非是基於以下兩點,一,選前再度操作“抗中保台”鞏固基本盤,農漁產區的南台灣長期偏綠,民進黨要防止農漁民擴大不滿,丟失南台灣優勢。二,憂心“台東模式”產生擴散,藉著攻擊台東縣政府讓其他地方政府心生恐懼,不敢跟進,防止民進黨政府在農產輸陸上被孤立與架空。

  但綠營這項操作卻矛盾盡現,如果民進黨政府認為“台東模式”如此罪大惡極,為何不下令禁止?規定台東農民不許把釋迦賣到大陸,進而宣布所有農產品都不准銷大陸,以免傷害台灣尊嚴。綠營當然是不會做這種事,農漁民辛苦生產就是要獲利,能賣得出去都是好事,台灣官方為何要阻攔?自己搞不定輸陸的溝通,為何要阻止地方政府自己去解決,農民自救?只罵“台東模式”卻不敢阻止,反而曝露自己的重重矛盾。

  以民進黨政府此一態度,接下來,對地方政府將是很大考驗,國民黨執政縣市若有需要便可循“台東模式”爭取打開大陸市場,綠執政縣市被蔡政府控制住,農民就非常辛苦。例如,台灣石斑魚、​​​​鳳梨、蓮霧主要產區台南、高雄、屏東都是民進黨執政縣市,市長、縣長若無視於農漁民生計尋求解決,基層只能苦水往肚裡吞。“台東模式”擺在眼前,接下來地方政治會產生什麼質變,應也是可以預料到的。

  這次台東縣長饒慶玲奔走兩岸開創農產輸陸的“台東模式”,大陸日前公布開放名單3家包裝廠、25間果園,都是去年9月起配合縣府與台東大學改善提升試驗的農民、包裝廠。他們從整土、施肥、收果、清潔到包裝都加以調整,最後粉介殼蟲的清除率達99%以上,做到遵守“台東鳳梨釋迦輸往大陸品質管理規範”才讓產品重新在大陸上架。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