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月刊:台灣政黨政治變化與趨勢

http://www.CRNTT.com   2024-05-12 00:07:09  


 
  台灣“南北”地方及家族(本土)政治勢力盤根錯節。全台22個縣市長和正副議長及地方家族政治實力派,不僅在地方政府和議會中掌控了龐大的政治、經濟資源,而且擁有豐富的人脈和財力物力,對地方政治事務產生重大影響,各政黨都高看一眼不敢輕視。地方及家族勢力通過控制資源和組織網絡,影響選舉結果。此次選舉,屏東縣議長周典論、彰化縣議長謝典林等,起初公開靠向億萬富翁郭台銘,除“下架民進黨”相同的理念外,也有“利益驅動”的重要因素。地方及家族政治與各政黨“中央政治”的關係有聯盟或合作,涉及地方政治資源的分配,影響到重要決策和人事安排。在政治選舉中,執政黨與在野黨因手中掌握的資源有所不同,資源分配往往會影響到地方政治勢力的“既得利益”,從而地方及家族政治勢力會明顯地影響各政黨候選人的選票。

                 二、台灣政黨政治發展的新變局

  (一)“藍綠白”政黨所控版圖新變化。一是民進黨施政繼續掌控台灣行政大權。2024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投票率71.86%,“賴蕭配”獲558萬票、得票率40%,“侯康配”獲467萬票、得票率33.5%,柯盈配獲369萬票、得票率26.5%。④但民進黨施政民意基礎僅四成,如扣除未投票的合格選民,支持度不到三成,賴比前任蔡英文足足少了259萬票約17個百分點,成為弱勢領導人。二是民進黨失去“立院”最大黨地位。總席次113席中藍獲52席、綠獲51席、白獲8席、親藍無黨籍2席。綠比上屆少10席;藍增14席;白增3席。⑤“立院”三黨不過半,朝小野大,而且“韓江配”獲“龍頭”,民眾黨成“立院”關鍵性少數。三是國民黨掌握地方15縣市施政權。2022年“九合一”選舉,22個縣市長中藍獲15席、綠5席、白2席;910個縣市議員中藍獲367席、綠277席、白14席;無黨籍227席。⑥因此,政治版圖“三黨鼎立”格局,未來四年政局勢必翻天覆地,難以安寧。

  (二)非典型政治人物現身政治舞台。一是韓國瑜“現象”。2018年被稱為“賣菜郎”的韓,一瓶礦泉水打“天下”,拿下綠營重鎮高雄市長。2020年參選大位獲552萬票,雖敗猶榮。2024年“韓流”再起,67歲的韓成為藍營輔選“超級王牌”,並坐上“立院”龍頭,成了國民黨核心人物。韓金句“莫忘世上苦人多”,接地氣,深受選民青睞。二是柯文哲“現象”。成立不到五年的“小草黨”民眾黨在2024選舉中崛起,政黨票獲304萬,比上屆增加145.2萬票。柯從醫30年,做8年市長,首次參選大位獲369萬票,跌破眾人眼鏡,可以說柯在台灣政黨政治發展史上,是繼“庶民領袖”韓之後又一個政治奇葩。三是侯友誼、郭台銘。一個是從警30多年衹選過兩屆的新北市長,一個是縱橫商界一輩子的億萬富豪。侯獲國民黨徵召參選,郭獨自聯署過“門檻”(後退出),兩人均堪稱“非傳統”的政治精英,在台灣政黨政治史上也創下記錄。

  (三)年輕人關注政治且參與度增加。一是選舉投票率提升。2024選舉有1954萬8531名選民,其中40歲以下年輕人約607萬(首投族102萬)。據“美麗島電子報”選前民調顯示,其中20-29歲青年支持“賴蕭配”為24.1%,30-39歲青年為29.5%;“侯康配”的支持率分別為11.7%、19.1%;“柯盈配”分別為47.1%、36.5%。⑦民眾黨吸引大量年輕選民,成為政黨政治變局重要因素之一。二是政治訴求改變。台灣年輕人的政治態度和訴求與傳統政治人物有所不同,他們接受“西化”教育,更關注“社會公義、環境保護”等議題,對政治的要求更加理性,對生活更加務實,期待獲得應有的利益和享有應有的福利,過上好日子比什麼都重要。這種變化推動了台灣政治話語的“多元化”和政治議題的“廣泛化”。三是新政治力量湧現。隨著年輕人對政治的參與度增加,一些藍綠新興政治力量在台灣政治舞台嶄露頭角。有“太陽花學運”世代、有從地方基層慢慢經營的年輕人進入“立院”或縣市議會。2024“立委”選舉,國民黨45歲以下有14人當選,其中9人是40歲以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