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葛劍雄:任何政府都會利用民族主義

http://www.CRNTT.com   2008-12-28 10:26:37  


葛劍雄認為,中國歷史上沒有哪一次觀念和社會的變革能够與改革開放相比。
  中評社廣州12月28日訊/此間新快報報道,“以前討論國民性時,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12月27日上午10時,著名學者、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在廣東省科技圖書館一樓學術報告廳做客嶺南大講壇時,以對“國民性”的認知這個命題開始了他《改革開放與中國的現代化》的演講。

  中國的很多歷史記載並非真相

  自魯迅嚴厲抨擊“國民性”以來,“國民性”這一概念幾乎成了一種貶義。葛劍雄認為,“國民性”這一概念,更麻煩的是它空泛抽象,所指不明。他說,對於“國民性”,並不是找到國民共有的特點,然後以此界定就可以的。比如,說中國人“勤勞勇敢”實際上毫無意義,因為別人同樣也勤勞勇敢。他說,以前討論國民性時,犯了幾個認知錯誤。比如以偏概全——將某一種行為或現象普遍化。他說,無論是考察國民性還是文化,都不能僅僅根據某些人的話和某些例子定義,而是應該在存在一個參照物做比較的情況下才能得出結論。找一個“典型”來研究的方法也是錯誤的。一些中國人似乎非常樂於引證外國人對於中國的看法。葛劍雄認為,這取決於這個外國人有多了解中國。那麼歷史記載呢?葛劍雄指出,作為一個有幾千年專制歷史的國家,中國的很多歷史記載並不能反映事實的真相。

  在回答聽衆關於民族主義的提問時,葛劍雄認為,只要世界上還有民族的區別,民族主義是很難避免的。任何政府都會利用民族主義,不過應該有一個度。但中國人沒必要和韓國人在歷史解釋上計較,他們對歷史的誇張可以理解,我們不是也很誇張嗎?何況,韓國對保存中國傳統文化還是有貢獻的。在這個問題上要站在國家利益上,而不是逞一時之快。

  古代的“孝”是一種社會需要

  “國民性”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如何捕捉?葛劍雄認為,對於華夏諸族來說,共同的文化特征集中反映在天下觀、倫理觀、義利觀和信仰觀上。

  葛劍雄認為,文化的基礎是生產和生活。他舉了一個例子:為什麼北方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地區後,他們的文化被改變了?原因不是他們想改變,而是地理環境、生活空間改變了,他們要想維持原來的生產生活方式很難。即使老一代還想堅持,從小就在新環境裡長大的年輕一代也不幹了。

  接著,他從文化人類學視角指出,特定的文化觀念不過是一種社會需要,他說,像“孝”這種東西,在古代不單單是一種親情,而是一種社會倫理,甚至成為法律,但它的起源實際上與農業社會的生產生活特點有關。農業社會的生產生活沒有斷裂和躍遷,而是一種周而複始的重複,老人的經驗極為重要,尊老就是在這種層面上形成的。而老人得靠兒子供養,兒女還得靠家族,所以中國人形成了家族觀念。而家族要繁衍,所以“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倫理觀念就在這樣的需要下形成了。

  唐太宗發命令要寡婦改嫁,而在宋以後“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卻鼓吹得很起勁,葛劍雄認為,這是因為唐朝的人口不多,但宋以後人口已經太多了。

  正因為文化、倫理與特定的社會環境以及生產生活聯繫緊密,葛劍雄指出,改革開放後,以往的觀念也發生了改變,在現在的社會結構裡,已經不可能“以孝治天下”了。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