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輿論戰 是民進黨再起的唯一希望嗎

http://www.CRNTT.com   2009-01-06 00:51:56  


面對律師陳水扁,特偵組不敢掉以輕心。
 
  這三股勢力主要呈現在第一股勢力是“主權派”,從蔡英文開始擔任民進黨主席以後,她就一直堅持要以“主權”作為跟馬英九鬥爭的首要工具,於是以她為首的民進黨中央,他們便時時凸顯“主權”的訴求,對國民黨的“西進政策”進行批判,這個訴求在陳雲林訪台之時熱到最高點。他們認為“台灣主權”是構成台灣民主的基礎,沒有主權,台灣就不可能存在人權與安全的配套要件。所以“主權派”被視為是民進黨現階段的主流鬥爭思維,也是爭取台灣人民支持的最大利器。

  第二股勢力是“人權派”,以謝長廷為主的“影子內閣”,在雲林縣長蘇治芬還被羈押期間提出“人權”的主張,謝長廷以“人權”作為“拔劍再戰”的出發點,既迴避掉挺扁的尷尬,也讓自己的重出江湖有一個正當性。畢竟,謝長廷一直很在意被人以“敗軍之將”的名義再度攪進政治這趟混水,但沒有政治,就不可能延續他過去在台灣民主發展史上的地位,所以他利用“人權”作為訴求,無非是想重返過去在“美麗島審判”時期“人權律師”的光環,當然這也是他進可攻國民黨執政的無能,退可分擊蔡英文主導的民進黨中央,進退之間分進合擊是否成功,不只是謝長廷能否再起的機會,也是他能否守住“人權律師”光環的關鍵之處。

  第三股勢力是“安全派”。以“野草莓”靜坐學生為主的校園勢力,雖然在“自由廣場”上超過一個月的靜坐並未獲得執政者的反應,但他們訴求修改“集會遊行法”避免“國家暴力”被無限擴大的主張,並非擔心員警過度動員可能造成維安的惡果,反倒是擔心“國家暴力”被過度操縱,可能讓台灣的民主再倒回20年前的幻影,而“國家暴力”既然是“安全”的象徵,把他們歸類成“安全派”,正可以說明為何“野草莓”後來會被影射成具有綠色的影子之因。

  這三股勢力隨著陳水扁案情的發展,後來也呈現某些交叉之處,例如“主權派”也逐漸納入“人權派”的訴求,“人權派”也接受“安全派”的主張,然而在這三股勢力當中,由於缺乏一個有足夠號令天下的魅力型領袖進行指揮操縱,所以也無法連結成一股特大的勢力,由於力量分散,讓執政的馬英九可以好整以暇,從容應對與分化。

         “輿論戰”的出擊

  也因“三股勢力”無法連結成一個有力量的鬥爭主體,民進黨的一些領導者開始思考重新尋找反對力量的根源。過去在反對國民黨威權體制的時期,民進黨人所利用的反對工具不外乎議會路線、街頭運動與媒體的發言權。

  然而,現在民進黨的議會力量的不足,街頭路線在11月份陳雲林來台時又因爆發衝突,導致許多人民的反感,所以蔡英文雖然說要時時上街頭,但從陳雲林返回北京以後,卻未再見到民進黨動員上街頭的情形,可以見得民進黨人也感受到街頭路線已經出現彈性疲乏,讓大家不敢輕易再動員群眾走上街頭,否則“野草莓”的靜坐,就不至於落到最後無疾而終。

  既然議會與街頭兩種力量都不能成事,那麼找尋第三種媒體“輿論戰”的力量,變成是綠營主導者想再重新出發的第三戰場,他們相信以前的“黨外雜誌”是創造台灣反對力量風起雲湧的最重要場域與工具。而馬英九執政以後由於缺乏“輿論戰”的作戰力量,使得馬英九政府的無能,已經深入到民間社會,這也逼使馬英九在2008年10月22日時,不得不在“府院黨團輿情會報”中,要求各單位要強化宣傳,並啟動各項文宣工作。自此以後馬英九也不斷的接受媒體訪問,甚至連綠營媒體也不放過。所以搶奪“輿論戰場”,已經變成是綠營主導者認為現階段最可以展現反對力量的最後堡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