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梁羽生去矣,武俠傳統丟否?

http://www.CRNTT.com   2009-02-05 11:15:50  


梁羽生先生
  中評社北京2月5日訊/上海《解放日報》日前載文“梁羽生去矣,武俠傳統丟否?”文章說,武俠小說成了為數不多的能够連接古典與現代的文類,甚至被認為是當代中國文化形象輸出的突破口;從民族文化的意義上說,梁羽生之後的武俠將何去何從,今天確實值得一思。全文如下:
  
  梁羽生先生於近日去世。他被稱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之一。扼腕嘆息之餘,大衆忽然開始了某種擔憂:近幾年武俠小說在金庸古龍之後,再難有新的大師備受推崇。武俠傳統能否在現代繼續下去?還是最終淪為影視劇的炫技而已?
 
  這種擔憂放在十幾年前,估計不值一提。 

  彼時,武俠小說還是不入流的“娛樂讀物”,一大批年輕人雖被作品裡的俠義豪情迷得心馳神往,做夢都想成為武林高手去匡扶正義,但看起書來卻是遮遮掩掩,以免被長輩們奚落為“不務正業”。直到金庸的作品被選入教科書,武俠的文學研究方興未艾,輿論才醒悟過來:原來“俠”的情結,是中華民族千古以來的文化傳統。 

  從韓非子說“俠以武犯禁”,到唐代志怪傳奇中的游俠模式,再到梁啓超的“小說界革命”試圖建立武俠這一類型,“俠”的概念,一直是古代廟堂與江湖之間某種張力的隱喻,也是炎黃子孫如何看待正義、對待世間百態的民間價值觀體系,故而儒、道、佛的哲思總是貫穿於江湖的恩怨糾葛。武俠小說,也就成了為數不多的能够連接古典與現代的文類,甚至被認為是當代中國文化形象輸出的突破口。 

  從民族文化的意義上說,梁羽生之後的武俠將何去何從,今天確實值得一思。 

  首先的疑問就是:武俠小說在民國初年,只是衆多通俗文化類型之一,可一個世紀過去後,一些戲曲民樂、古典讀物在現代已面臨生存危機,唯獨武俠小說仍以旺盛的生命力,繼續在現代大衆文化領域飛揚馳騁。這是為什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