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呂秀蓮:兩岸親鄰 民無仇恨(下)

http://www.CRNTT.com   2009-04-16 00:20:21  


專訪在台北呂秀蓮辦公室進行,台灣戰略學會秘書長王崑義(左)全程陪同。
  中評社香港4月16日電/台灣前“副總統”呂秀蓮日前在台北接受了《中國評論》月刊記者羅祥喜的獨家專訪,她認為“兩岸應進行創造性的交往和合作”,並首次對外界表示“可以《玉山午報》的名義去”大陸訪問。《中國評論》月刊四月號全文發表了對呂秀蓮所作的長篇專訪。文章第二部分內容如下:

    用“遠親近鄰”的觀念 處理敏感、複雜的兩岸政治問題

  記者:作為綠營為數不多的具有國際視野的政治人物,您認為應該以何種角度、何種態度和負責任的立場來面對、處理未來的兩岸關係?

  呂秀蓮:兩岸關係最複雜,但最複雜的問題,要用最簡單的方式來思考。其實2000年選舉時,我就喊出台灣與中國大陸的關係是“遠親近鄰”,因為我們大部分人的祖先,包括我的祖先,都是幾百年前從大陸來的,這是遠親關係;近一點的是幾十年前隨國民黨來的,如果從地理因素看來,中國大陸與台灣是近鄰,也是鄰居關係。因為兩岸是“遠親近鄰”,所以人民沒有仇恨,更不該有戰爭。以前,不管是北京的統戰還是國民黨的反共論調,都只是國共的歷史恩怨,老早就該丟掉了。可是我們這邊是丟掉了,蔣家的思想不會再影響我們了,但是,北京的領導人有沒有丟掉一些思想的窠臼?這個是考驗他們的。

  我認為,兩岸既然是“遠親近鄰”,大家就要好好去體會,化解不必要的敵意,更不該有戰爭。可是兩邊和平理念不一樣:我們要的和平是對等的,是尊重台灣人民意願的和平,可是北京是說台灣接受“一個中國”原則才有和平,不接受“一個中國”,必要的時候就動武。我覺得這個問題就要好好來面對。

    兩岸應進行創造性的交往和創造性的合作

  我自始至終都是“遠親近鄰”的觀念,沒有比“遠親近鄰”更貼切地來形容兩岸的現狀和歷史。“遠親近鄰”可以變仇敵,可是也可以化解。根據這個思維,我在2007年爭取08年“總統初選”的時候曾提出“3C+1C”的觀念。所謂3C:

  一是Co-existence,即希望兩岸在主權方面和平共存,不要兵戎相見。

  二是Co-operation,即希望兩岸在產業發展上可以分工合作。

  三是Co-prosperity,即在人文社會方面,兩岸可以互助共榮。我們很坦然接受台灣是中華文化的一環,所以在人文方面,我們要互助共榮。我甚至認為,也許最精緻的中華文化就在台灣。

  因此,我坦然用“3C”,而大的結論就是一個大C-Constructive Engagement,就是兩岸應進行創造性的交往、創造性的合作,而不是毀滅性的。所以,後來我把3C延伸到“3C+1C”。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