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胡六點直面三大矛盾 兩岸相互默認

http://www.CRNTT.com   2009-05-11 00:15:17  


 
  第二:兩岸人民的大量交流和相互理解的矛盾。

  大家都知道台胞登陸已累計達5074萬人次,而以人口數來算也有700萬以上的台灣人民去過大陸,大陸同胞也有185萬人來過台灣。但是在台灣以2009年年初的有些民調顯示,仍有近40%的台灣人民主張獨立;而大陸也仍有人主張統一優先,認為台灣是傾向獨立的。足見交流和理解之間,不存在自然的相關性,兩者並沒有必然的邏輯關係。從台灣的調查研究發現有不少的台灣民眾不是沒有去過大陸,也不是不理解大陸的進步,但是從他們的論點來看,大陸的進步、大陸的強大與我們何幹?大陸做的好,我們賺“他們”的錢就可以了。在大陸從互聯網民到街談巷議也存在對台灣的誤解和不解,如大陸同胞認為“既然馬英九也反台獨為甚麼不和大陸統一”。總之,經過卅年的交流之後,台灣人民對大陸產生了認同的斷裂,大陸人民對台灣的理解也沒有增加。所以如何可以突破台灣同胞對中國認同的冷漠感,使得台灣青年、台灣民眾對中國大陸的進步抱持理性、開放和參與的態度,重新認同中國;以及如何可以提升大陸同胞對台灣現狀的理解,就要使“交流”與“認同”和“認識”的邏輯可以銜接起來。一方面是擴大交流,使大陸同胞更加方便地來台觀光,必須使兩岸的民眾對對方的制度有所認識和體會;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讓台灣民眾從中共的對台政策中看到大陸對台灣的理解和對現行台灣政治制度的認識、理解和尊重。在“胡六點”中兩岸文化、教育以及人員的交流被放在第二、三兩點加以強調,其中特別提到“中華文化在台灣根深葉茂,台灣文化豐富了中華文化內涵。台灣同胞愛鄉愛土的台灣意識不等於‘台獨’意識”,以及指名對民進黨的交流等,應該說都是十分具有針對性的提法;可以說“胡六點”開啟了兩岸交流和相互理解的可能性。

  第三:兩岸談判與兩岸政治安排之間的矛盾。

  自從兩岸分別提出和平呼籲以來,兩岸之間的政治安排始終就是兩岸之間無法真正建立和平的根本原因,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中華民國”方面首先想出了迴避之道,成立中介團體代表官方從事兩岸談判,以避免政治尷尬。其後大陸方面也成立非官方團體,於是就有了兩岸兩會的談判。然而第一階段的兩岸兩會雖然啟動談判,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並沒有太大的成就,不但對兩岸政治安排沒有任何幫助,甚至製造了新的政治對立。如今第二階段的兩岸兩會談判已經重新啟動,同時也達成若干協議;更重要的是在2008年11月3日大陸的陳雲林會長首次代表北京當局來台協商,而且在協議簽訂之後,還面見了馬英九“總統”。 這些發展對兩岸而言,代表了兩岸政治關係已經從原來的“相互否定”,邁向“互不否認”的新階段 。
 
  從最初的意義來說,所謂的“互不否認”是指相互不明言地默認對方存在的事實,問題是如何表現出“互不否認” 。以往大家主要是以互不稱呼職位,以及透過中介代理進行協商的方式來體現“互不否認”的默契。然而由於實踐行動只是默契而協議,於是就出現在台灣明為要求“互不否認”,事實是要求相互承認,而且是承認彼此是“主權國家”,在心態上也從“怕被矮化”到希望“凸顯分裂”;對北京而言,自然是完全不能接受這種名不副實的“互不否認” 。但是在北京方面,也從未嚴肅地思考這種在“一中”原則下,“互不否認”的政治創意,反而是因為歷史的緣故,片面地強調了“中華民國”的消失 。 於是不但在國際上盡可能封殺“中華民國”,而且在兩岸的交流接觸中也要消滅“中華民國”。其具體的表現就是大陸人士來台,凡是對於代表“中華民國”的旗、歌和所有官方的稱謂,都成為交流的禁忌,必需絕對迴避。這樣的互動對台灣民眾而言,就變成無法理解 的羞辱。因為一方面大陸人士來台交流必須申請入台證,在入台證上旗、號俱在,而大陸人士可以接受。另一方面,到了台灣之後,卻是禁忌重重,常常將無心的安排“政治化”,結果出現不必要的誤解,徒增兩岸交流的惡果。因此,在談判桌上形式的尊重、表面的平等所營造的誠意和惠台、便民的善意措施,也就無法得到台灣同胞真正的認同。

  在“胡六點”中,終於點出了兩岸“政治對立”的現實,又提出了“兩岸可以就在國家尚未統一的特殊情況下的政治關係,展開務實探討”的呼籲。兩岸仍有的“政治對立”,這就代表了“中華民國政權”只是被打敗,但並未被消滅,因此兩岸就有必要“在國家尚未統一”前,就彼此的“政治關係”展開先期的設想,以便就“兩岸政治關係展開務實探討”,尋找有利的方法,建構兩岸和平發展的穩定框架。過去僅僅以默契的方式表現出“互不否認”的方式,顯然不足以因應新形勢下的兩岸互動,同時也為使台灣同胞對兩岸交流有著耳目一新的感受,兩岸勢必以新的實踐為未來的務實探討奠定堅實的基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