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技術與品牌 “中國製造 ”生存關鍵

http://www.CRNTT.com   2009-06-26 10:51:43  


  中評社北京6月26日訊/席卷全球的金融風暴在各國共同努力下影響正逐趨消緩,就中國市場而言,由於經濟危機引發貿易出口量減少、部分外資企業撤離等,評論員單韋日前在《中國青年》發表文章認為,“在這種背景下,出台相關政策刺激企業重視研發水平應是可行的。動用國家的力量,經由稅收、補貼等手段鼓勵企業重視科研,提高“中國製造”的自主研發水平是可行的”,要借機把“中國的先進文化融入企業品牌的宣傳,是一件美妙而
現在可能是將“中國制造”變為“世界制造”的好機會
有趣的事情。在其他國際品牌紛紛收縮市場作為的時候,如何節約成本擴大市場份額,應是馬上著手做的事情”。文章內容如下:  
 
  針對中國企業的研發弱項,是對症下藥的時候了。

  經濟危機來了,出口減少了,一部分外資企業撤離了。我們期待著國外經濟的好轉,期待著美歐市場的復甦,期待著美歐中產階層財富重新積累,期待世界經濟好轉了,中國的出口市場便可以恢復,中國的商品便可以重新漂洋過海走向世界——這固然是美好的期待,但這一切並不會想當然地發生。相反,本次經濟危機之後,中國製造可能面臨著更殘酷的市場競爭,要佔領危機後的市場,還需下一番力氣,闖一些關口。

            技術關:溫室里也能長出好莊稼 

  本次金融危機,給了發達國家一個慘痛的教訓,那就是沒有實體經濟的支撐,虛擬經濟終究是鏡花水月長久不了。奧巴馬提出重振美國製造業,雖然過程艱難,但也可以預見製造業將在本次金融危機之後在發達國家得到更大程度的重視,諸如減稅等政府扶持措施將陸續出台。相較於中國的人力成本優勢,他們有著較高的技術研發水平,即使在經濟危機最缺錢的時候,西方國家也不願對中國解禁一些關鍵技術的出口。如果“中國製造”在本次經濟危機中,技術水平沒有得到較大水平的提高,在危機之後,面對重新站起來的競爭對手,我們還想佔領西方的市場,恐怕不易。在強調逐步擴展產業鏈覆蓋水平的同時,我們更要重視產業鏈最基本的環節-生產環節的技術水平,別的環節弱,可能只是獲得較少的利潤,但如果我們的生產水平弱了,就是從根底上被競爭對手打敗了。

  技術的落後,根源在於環境和體制。形成重視科研的環境,對於一個社會的進步有著至為關鍵的作用。中國的國有、私營大企業大多是在特定的改革開放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在國家政策保護下逐步發展壯大。在這個環境下,受益於國家和社會的發展,企業缺乏有力的競爭對手,迅速成長起來,一些大企業進入了世界五百強。中國的金融企業也因為之前國家限制其參與海外虛擬金融交易,在本次金融危機中獨善其身。但也有一些參與海外金融業務的大國有企業虧損,從這里就可以看出,相較於國外的競爭對手,中國一些企業在人才、管理、技術水平方面有著較大的差距。具體到生產企業,政策的保護固然可以加速企業的發展,但由於競爭程ac度低,企業對於產品研發的興趣也小,出現了人才外流的現象,西方大企業中的科研人員中,華裔佔有較大比例就說明了這一問題。說起人才,曾經有兩句流行語,一句是在賀歲片里流傳出來的:21世紀什麼最貴——人才;另一句則常在企業界人士嘴邊掛著:中國什麼都缺,就是不缺人。辦一個公司,貼出個招聘啟示,馬上有無數大學畢業生的簡歷投來。後一句話雖然不為大多數企業界人士認同,卻也說明了當前一些企業對於管理、培養人才的漠視與短視。有很多人可以供選擇,不代表人才進來後才華得到充分發揮運用,相較於引進人才,讓才盡其用顯得更為重要。

  在這種背景下,出台相關政策刺激企業重視研發水平應是可行的。動用國家的力量,經由稅收、補貼等手段鼓勵企業重視科研,提高“中國製造”的自主研發水平是可行的。這就好比在溫室里只要下好肥料,一樣可以培育出好莊稼。針對中國企業的研發弱項,是對症下藥的時候了。 


【 第1頁 第2頁 】